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广播电视新闻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社会功能。

【答案】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广播电视谈话节目促进了新的媒介文化形态和社会公众新的文化价值的分享方式。由于电视谈话的话题涵盖面十分广泛,便越来越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对观众产生影响,而电视谈话中出现的言行,也越来越作为新的文化形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分享的一种重要文化经验。

(2)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拓展了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空间,为公众提供通过参与节目来达到参与社会目的的表达平台。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是民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通过普通百姓表达自己对社会事务的意见和看法,培育积极和负责任的现代社会公民,多元的意见表达也有利于形成公共舆论,进而影响决策。

(3)谈话节目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减震器”或“减压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广播电视传播快捷便利,受众参与面广,在谈话节目当中,老百姓的各种意见能够充分地碰撞、交流、沟通,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可以通过谈话节目这个特殊渠道表达出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民间情绪表达有助于群体心理释放,可以达到“以小震防大震”的日的。

(4)情感、心理自助类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为解决个人心理、情感问题,缓解人际冲突提供了一个渠道,为现代社会孤独、冷漠、相互隔绝的个体搭建起一个公共的情感家园,让观众在倾诉与聆听中实现自我认同。11.2典型题详解

2. 简述广播电视从业者的社会角色和职业意识。

【答案】(1)广播电视从业者的社会角色

广播电视从业者集“广播人”、“电视人,,和“社会人”于一身。随着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大量运用,和广播电视记者越来越普遍的采编合一,甚至采编播合一的工作方式,广播电视记者在话筒前和荧屏上频频出现,成为广播电视节目中重要的构成要素。这种特殊的新闻传播方式,不仅为广播电视从业者的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之其他媒介记者更高、更严格、更细致的要求,而且也常常在实践中,由于卜述两种角色在不同状况和情境下,会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和矛盾,为广播电视记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困惑。对于上述“广电人”与“社会人”的关系如果把握不当,往往会影响到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质量。

面对广播电视从业者两种角色的冲突,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优秀的新闻从业者,首先应当是一个优秀的人,广播电视从业者具有既是“职业人”又是“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广播电视业也具有既要传递信息又要整合社会的多种功能。

②作为“职业人”与“社会人”的统一,电视新闻从业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他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有可能时时处处都在摄像机“眼睛”注视下,稍有不当便会影响到受众对所报道内容的信赖程度和接受程度。

③面对镜头和话筒的广播电视从业者,所代表的并不只是作为“社会人”的个体自身,而且还作为“职业人”代表其所在节目的风格特征和媒介的形象。

(2)广播电视从业者的职业意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广播电视媒介机构的许多业内有识之士,都充分认识到广播电视从业者必须强化下述种种意识。

①导向意识

舆论引导是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广播电视亦不例外,而舆论引导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每一个广播电视从业者自觉地强化自身的导向意识,井贯彻到广播电视传播工作的各个环节。广播电视影响力巨大,牢牢把握导向格外重要,无论在新闻节目还是娱乐、服务节目中,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的积极、健康的精神需求,是广播电视从业者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

②精品意识

强化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越来越成为中国广播电视业自觉的追求。以电视为例,“精品战略”取得的实绩主要体现在:在产品形态上,电视节目的制作更加精良; 电视节目在传达文化内涵方面表现力更强。

③责仟意识

广播电视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其传播之迅速,受众面之广,信息量之大,影响力之深,都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广播电视工作从业人员,离不开时代给我们提供的特定条件和背景,离不开国家整体发展的布局,因此必须增强责任意识与职业意识。

3. 简述电视节目欣赏指数的测量方法。

【答案】电视节目欣赏指数就是为了弥补视听率的局限而发展出来的另外1套衡量指标,实际上也就是要试图测量出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满意程度。

(1)英国

①英国是最先研究广播节目质量的国家。

②英国欣赏指数的评价内容涉及兴趣和享受两部分,相应的欣赏指数也可细分为兴趣指数和享受指数:通常电视观众在信息类节目中强调的是兴趣,而在娱乐类节目中则更着眼于享受。

③但将电视节目分为信息类和娱乐类的二分法知识比较粗略的概括,有一些节目的种类划分较含糊,节目的兴趣指数及享受指数的特点并不一定符合上述判断。

(2)美国

①美国电视界于1950年代也开始进行电视“欣赏指数”性质的调查。1958年,HT 工公司利用邮寄问卷进行电视系数(TVQ )调查,使用五点量表测量观众对节目的认知程度及评价。之后,该公司相继推出“热情系数”及“艺人系数”,用来表示观众对电视节目及其中艺人的感受,这

些指数均定期公布,以便电视制作者及广告商了解节目的升跌走势。

②美国阿比创调查公司与美国公共广播公司(CPB )以类似英国欣赏指数的力一式邀请600名电视观众填写为期一周的电视日记,就每个看过的节目的娱乐性、信息性、实用性及独特性作评分。还同时采用“吸引指数”(Appeallndex )来量度电视节目的受欢迎程度。

(3)其他国家

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等许多国家也先后引进了英国的“欣赏指数”调查模式,但有的国家采用不同的提法,如加拿大广播公司(CBC )称“享受指数”、法国称“兴趣指数”、新西兰的F 积分、Q 积分等。

在亚洲地区,日本在1990年开展了“节目品质评估”调查,我国香港地区以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于1990年代先后引入电视“欣赏指数”的调查工作。16.2典型题详解

4. 广播电视中的音响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案】广播电视传播中的音响,是指广播电视声音语言及音乐以外的一切声音; 即那些没有纳入有声语言逻辑表达序列和音乐逻辑表达序列的声音。

(1)音响可以分为实况音响与后期制作配音的音响效果两种。

①实况音响

又称现场声或同期声,是在广播电视节目录制和摄制现场采集的音响,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再现事实、场景的声音形态,给听众和观众创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效果,增强传播的感染力。实况音响还具有一定的叙述作用,可以传递出现场的具体信息和细节。

②音响效果

广播电视当作后期制作配音的音响效果又称音效。由于声音具有心理性和表意性,因此后期的音响效果可以强化、放大,凸显声音对于人的主观心理的作用。音响效果可以创作自然音响和社会音响以外的、真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虚拟音响,表现非日常体验。音响效果能够营造、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形象。

(2)按照音响的表达内容和功能,广播新闻节目中的音响大体分为:主体音响、环境背景音响、过渡音响几类。

①主体音响。主要用来传递主要的新闻要素,同时也用来揭不新闻报道的主题。

②环境背景音响。可以用来表达时间地点环境这样的新闻元素,环境背景音响也能给广播新闻增加可听性和趣味性。

③过渡音响。主要是指用于新闻报道当中的场景转换、过渡、衔接,也称为通过声音转场。

5.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答案】(1)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有:

①传播突破时空限制。这是广播电视区别于印刷媒介的共同优势所在。广播电视新闻在采集、制作过程中受时间空间限制大,在传播过程中受时间空间限制小。②抗灾害能力强。广播的抗灾害性体现为在战争、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情况下,广播以无线电波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体现出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