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广播电视新闻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我国传媒业对传媒经济功能认识不足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从中国广播电视经营的现状看,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惯性的影响,我国媒介业尽管对传媒的双重性质有所认识,但往往只考虑到传媒的“喉舌”功能,而对传媒的经济功能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地各级媒体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条块分割,媒体资源分散,缺乏优化配置,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在地方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以及各省级部门,分别开办杂志社、报纸媒体,形成党务部门有喉舌,政府部门有喉舌,其他单位均设喉舌的状况,这是一种水平分割; 而政府机构的建制是上下隶属,上级组织设立何种机构,下级组织应相应设立隶属机构,往往上下级同时办有媒体,造成覆盖重复,这可称为垂直分割。
(2)政企不分,经营意识不强,缺乏妥善平衡宣传工作和经济利益的有效平衡。一些县级广播电视机构,政府往往是出资者也直接介入经营,同时还是消费者,出资源于财政,消费同样源于财政,都是对财政这块“蛋糕”的分害」,只不过存在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大财政与小财政之别,因此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经营和效益。此外,广播电视常常容易将媒体担负的喉舌功能与其经营活动对立起来,或者一味强调舆论宣传工作,忽略市场反应与受众需求; 或者迎合市场需要,部分广播电视节目呈现低俗化的趋向,甚至丧失舆论阵地的作用。
(3)市场竞争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而我国媒体经营这一领域仍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之下,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与效率优先的竞争机制远未真正形成。其实,缺乏反映市场需求的媒介产品,广播电视所担负的喉舌功能、舆论阵地的作用非常有限。就目前的体制而言,仍无法实现媒介业竞争优化的机制,有限的媒体资源不能实现从弱势媒体向优势媒介的有效配置流动。
(4)宏观调控方式单一,法制建设滞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目前在传媒‘法制建设中存在着法律数量不足、层级不高、内容老化的现象。虽然近年来,我国己在法制化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传媒业的宏观管理中缺少核。fl ,法律,主要依靠行政法规以及法律层级更低的部门或地方规章作为管理依据,同时以大量稳定性较弱的政策、方针来代替法律、法规的制定,影响到我国媒体业的宣传、经营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5)缺乏传媒业高级管理人才。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之媒体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使得我国媒体的管理烙卜了行政管理的印迹,经营管理者往往就等同于政府行政部门的官员,因此就出现了一些媒介管理者并不懂经营的情况。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人才竞争成为
关键,传媒业缺乏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级媒介管理人才,将严重制约我国媒体宣传效果、经营水平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媒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2. 简述广播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的类别。
【答案】日前广播电视文艺娱乐类节目种类繁多,类别常与其他类别节目如信息类、谈活类节日交叉重叠。广播电视文艺娱乐节目比较受欢迎的类别包括
(1)综艺节目
广播电视综艺节目是对各种既有的文艺形式通过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进行的二度创作,综合了音乐歌舞、戏曲曲艺、小品短剧、杂技魔术等多种表演形式,将既有文艺形态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和广播电视的艺术表达和传播功能相结合,为受众提供全新的审美享受,具有较高的欣赏性。
广播电视综艺节目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①固定时段常规播出的综艺栏日; ②在各种节庆、纪念日等特别制作的大型综艺晚会。
(2)音乐节目
音乐节目是广播文艺娱乐节目的主体,传统上广播节目当中有不少音乐欣赏和音乐专题节目,音乐类别从占典音乐到流行音乐无所不包。现在更多的是音乐DJ 播放的流行音乐和听众点播的歌曲。
(3)戏曲曲艺类节目
相声、评书、小品,都是广播电视文艺娱乐节目中很受欢迎的节目种类,传统戏曲也拥有固定的受众。
(4)游戏类节目
在西方称为GameShow ,这也是在近三十余年来在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中快速发展起来的节目样式。在广播节目中,主要是各种各样听众热线电话参与的猜奖,在电视节目中则是从知识竞赛逐渐扩展到不同的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5)广播剧、电视剧、电影和文学广播
广播剧和电视剧是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当中深受广大听众和观众喜爱的类别。此外还有在电视频道里播放的电影,在广播里播放的小说连续广播、电影(话剧)录音剪辑等。
3. 简述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社会功能。
【答案】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广播电视谈话节目促进了新的媒介文化形态和社会公众新的文化价值的分享方式。由于电视谈话的话题涵盖面十分广泛,便越来越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对观众产生影响,而电视谈话中出现的言行,也越来越作为新的文化形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分享的一种重要文化经验。
(2)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拓展了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空间,为公众提供通过参与节目来达到参与社会目的的表达平台。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是民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通过普通百姓表达自己对社会事务的意见和看法,培育积极和负责任的现代社会公民,多元的意见表达也有利于形成公共舆论,进而影响决策。
(3)谈话节目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减震器”或“减压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广播电视传播快捷便利,受众参与面广,在谈话节目当中,老百姓的各种意见能够充分地碰撞、交流、沟通,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可以通过谈话节目这个特殊渠道表达出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民间情绪表达有助于群体心理释放,可以达到“以小震防大震”的日的。
(4)情感、心理自助类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为解决个人心理、情感问题,缓解人际冲突提供了一个渠道,为现代社会孤独、冷漠、相互隔绝的个体搭建起一个公共的情感家园,让观众在倾诉与聆听中实现自我认同。11.2典型题详解
4.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种类。
【答案】广播电视新闻,作为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光缆、卫星)公开传播的正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则是广播电视的特性导入新闻定义的结果。
(1)按新闻发生地,可分为本地新闻、全国新闻、国际新闻。本地新闻往往是地方广播电视机构最具影响力的节目内容。广播电视国际新闻的来源:
①购买海外通讯社和广播电视机构的节目素材。对于广播电视媒介的国际新闻报道,尽管有着诸多政策规定,尤其是地方一广播电视国际新闻报道始终有所限制,但外购的国际新闻仍是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的重要部分。
②广播电视机构派出自己的记者采访报道的国际新闻。自采国际新闻,尤其是参与重大国际事务报道,使新闻机构权威性和重要性的体现。对于中国媒介而言,能否在世界舆论场中能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程度。
(2)按新闻题材,可分为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法制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教育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
①时政新闻主要是指对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党政领导的重大活动、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的经济决策、外交事务、本地区的党政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等,重要程度高、影响力大,一般以硬新闻为主。
②社会新闻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是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非常适合广播电视新闻表现,也深为受众关注。
(3)按新闻体裁,可分为消息、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人物专访、特写、通讯等。深度报道已成为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体裁样式之一。人物专访时新闻类谈话节日的一部分。
(4)按新闻采编方式,可分为口播新闻,(电视)图像新闻,现场报道/录音报道,现场直播。其中,录音报道时广播新闻增强现场感的重要手段。随着广播电视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现场报道、现场直播的运用也日益广泛。
(5)按新闻的播出方式分,可分为直播新闻和录播新闻。录播是指一档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预先在演播室录制完成,再播出:直播是在演播室由主持人边串联边播出。
5. 简述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的结合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