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概念是用( )来表示的。
A. 语言
B. 词和词组
C. 言语命题
D. 句子
【答案】B
2. 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
A. 集中与分散练习
B. 整体与部分练习
C. 模拟与实际练习
D. 过分与适度练习
【答案】B
3. 某学生因对“必须坚持每天一定量运动达半年以上”的要求感到自己落实困难而放弃了瘦身计划。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表明其对瘦身的( )。
A. 结果期望低
B. 结果期望高
C. 效能期望低
D. 效能期望高
【考点】班都拉期望理论的理解。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班杜拉提出了与传统的期待概念不同的效能期待概念。传统的期待概念指的只是对行为结果的期待,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某学生能预测到每天一定量运动达半年以上就能瘦身,则可能去坚持运动; 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去实施该活动。某学生虽然明了每天一定量运动能达到瘦身的结果,但他觉得“每天必须坚持”,且要“达半年以上”,这一要求自己无法做到,这表明其对瘦
身的效能期望较低,只好放弃瘦身计划。这道题对题目的理解程度要求很高,只有对题干理解清晰才能做对这道题。另外还不能混淆四个选项分别对应的意思。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4.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A. 思维品质
B. 学习内容
C. 学习结果
D. 知识技能
【答案】C
5. 在学习“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角”的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这属于( )。
A. 分类教学
B. 使用变式教学
C. 使用比较教学
D. 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
【答案】B
6. PQ4R 法包括的环节有( )。
A. 测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
B. 测览、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和复习
C. 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和复习
D. 预习、阅读、提问、思考、复述和复习
【答案】C
7. 概念是用某种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 )的观念。
A. 某种事物或其特性
B. 肯定实例
C. 一类事物或其特性
D. 否定实例
【答案】C
8. 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社会建构主义
B. 激进建构主义
C. 皮亚杰理论
D. 信息加工理论
【考点】不同学习的理论。
【答案】D
【解析】西蒙、安德森、加涅等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学习是信息的接受、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第二,学习的结果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表征; 第三,知识以命题网络或产生式被表征; 第四,学习的重点是信息的编码。就是说,信心加工理论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可以说,这个理论认为人在知识的表征过程中是被动地,所做的只是将外部的东西移到脑袋中去。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建构主义则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感觉被个体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即学习是积极主动地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的过程。
9. (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 主动性研究
B. 反思性研究
C. 合作性研究
D. 社会文化研究
【答案】B
【解析】四方面有各自的研究范畴,主动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过程; 反恩性研究是研究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 合作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学与教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 社会文化研究是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
10.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
A. 教学风格
B. 组织教学方法
C. 气氛区
D. 教学氛围
【答案】C
11.下列关于反馈在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作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一般来说,有反馈动作技能进步快,没有反馈进步慢
B. 虽然任务性质不同,及时的或延后的信息反馈的效果却基本相同
C. 当技能己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
D. 研究表明,对于连续的任务,及时反馈是重要的,对于不连续的任务,延后的反馈仍然有效
【答案】B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