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
A. 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正强化
【答案】C
2. 马期洛认为: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这种需要叫做(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尊重需要
D. 生理需要
【答案】A
3.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答案】A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条件性知识是“有关……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知识是什么”的描述,因而是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选A 。
4. 认为学业求助是缺乏能力的表现、是对自我价值构成威胁的学生,其成就目标定向类型是( )。
A. 掌握目标
B. 学习目标
C. 任务目标
D. 表现目标
【考点】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中的目标定向理论的掌握程度。通常,在教育实践中,当儿童面对学业的失败和困难时,通常有有两种反应,一种表现出无助取向,把困难视为失败,看做自己能力低下的表现; 另一种,表现出进取取向,进取者则把困难视作暂时的挫折和进一步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将难题看做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解决的挑战,德韦克发现,这是因为这两类儿童有着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积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是掌握目标定向,叫做学习目标定向,任务卷入目标定向。消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是成绩目标定向,也叫做自我卷入目标定向。由此可见,ABC 是同样的意思,是积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这道题说的是消极取向的孩子,所以,应该选择D 。
5. 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 )。
A. 纵向迁移
B. 横向迁移
C. 一般迁移
D. 普遍迁移
【考点】学习的迁移。
【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力一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凹透镜与凸透镜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因此,答案选B 。对于迁移的分类一定要弄清楚,理解透彻。
6. 奥苏伯尔认为在校学习的儿童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
A. 二级概念
B. 定义概念
C. 概念形成
D. 概念同化
【答案】B
7. 人对自己行为所进行的反省或情绪上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这种现象称之为( )。
A. 道德评价
B. 良心
C. 移情
D. 从众
【答案】B
8.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 教学程序
B. 教学过程
C. 教学事项
D. 教学方法
【答案】C
9.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 成就水平的测验
B. 能力形成的测验
C. 结构的测验
D. 智力发展的测验
【答案】A
10.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属于( )。
A. 经典性条件反射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试误的结果
D. 潜伏学习
【答案】A
11.“互惠道德”一般在( )出现。
A.6~7岁
B.10岁以前
C.10岁以后
D.12岁以后
【答案】C
12.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A. 强调模仿的作用
B. 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C. 强调中介变量的作用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