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证券投资学之证券投资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资产定价理论

【答案】资产定价理论指说明证券的收益与其风险及相互之间关系的理论。主要的理论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其结论是:证券的期望收益与其贝塔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的线性关系。套利定价模型诞生于70年代,其主要解决的是证券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套利定价理论假设证券的收益是由一系列产业方面和市场方面的因素确定的。当两种证券的收益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的影响时,两种证券的收益之间就存在相关性。通过比较可见,虽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考虑到证券之间的相关性,但是它并不确认引起相关性的有关重要因素。

2. 认股权证

【答案】认股权证全称是股票认购授权证, 指由上市公司发行, 给予持有权证的投资者在未来某个时间或某一段时间以事先确认的价格购买一定量该公司股票的权利凭证。认股权证实质上是一种股票的长期看涨期权。通常, 认股权证与债券或优先股共同发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出现了认股权证与普通股共同发行的情形。认股权证包括认股数量、认股价格和认股期限三个要素。

3. 逼仓

【答案】逼仓是指逼仓交易者通过控制期货交易头寸或垄断可交割商品的供给, 操纵期货市场价格, 迫使其它交易者卖出或买进的行为。其直接后果是使期货市场价格严重地背离现货市场的真实供求价格。逼仓可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做多头实现, 另一种是通过做空头实现。如果是通过做多头逼仓, 那么交易者往往是先行大量囤积资金, 利用资金优势在期货市场上先买入, 然后再大量出售某种期货, 以使其持有的空头数量远远超过其它交易者作为多头可接受的数量, 从而迫使期货市场价格急剧下跌, 最终迫使大量多头者不得不放弃手中持有的多头头寸, 跟随抛空, 使期货价格进一步下跌。做空头逼仓, 情况正好相反。这两种逼仓方式都是交易者凭借在期货市场上的资金优势或现货市场上的垄断优势来实现的。另外, 通过串通达成某种合谋, 也是操纵市场价格的重要手段。

4. 乖离率

【答案】乖离率就是平均报酬率或平均获利率。在股价图上, 乖离率指K 线偏离其移动平均线的比率。

乖离率的研判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股价的6天乖离率在5%与-5%之间, 属于正常状态;如果连续数日超出这个范围, 说明

股市行情已处于非常时期。

(2)如果乖离率值在0—5%之间波动, 说明投资者正在下跌行情中采取“高出低进或杀涨追跌”方式, 股价短期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但股价走出底谷时会有大幅度的涨升行情。

(3)欲买股票的投资者应选择当时乖离率值较小的股票, 乖离率值越小的股票, 获利越小, 将来可能上涨的机会也越大(如果乖离率为负值, 则负得越大, 虚损越大, 回到移动平均线的可能性很大)。欲卖股票的投资者, 应选择乖离率较大的股票, 因为这种股票获利已经较多, 未来下跌的可能性也较大。

(4)不同股票, 乖离率标准不同。投机性强的股票, 可能出现的乖离率也偏大, 必须有较大的乖离率出现时, 才会转机或反弹。图中是深圳万科股2004年6.21—8.17日的乖离率图(10日)。

二、简答题

5. 比较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模型的主要异同。

【答案】套利定价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所讨论的都是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但两者所用的假设和原理不同。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一种均衡定价理论。该模型认为,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某种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其贝塔值(值)的线性函数,即:

套利定价模型则认为,资产的期望收益率是一系列共同因子的函数。套利定价理论中的资产定价方程为:

(1)套利定价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相同点和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者都是均衡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都是在市场达到均衡时,对资产价值定价的模型,这是两者最大的共同点。

第二,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在套利定价模型中,如果是单因素的套利定价模型,并且该因素是市场组合,则套利定价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表达式实际上是一样的。

(2)套利定价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

证券的风险只用某一证券相对于市场组合的系数来解释,

它只能告诉投资者风险来自何处;而套利定价模型中,证券的风险由多个因素共同来解释。

第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定了投资者对待风险的类型,即属于风险回避者,而套利定价模型并没有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做出规定,因此套利定价模型的适用性增多了。

第三,套利定价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不同。套利定价模型的推导基础是套利原则,即在无套利的基础上推导出该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根据资本市场线上的风险一收益关系推导出来。

6. 简述行业的主要几种一般特征分析的内容。

【答案】(1)行业的经济结构分析。行业的经济结构随该产业中企业的数量、产品的性质、价格的制定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同, 行业基本上可分为四种市场类型: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完全竞争指市场上存在足够多的生产者生产同种同质产品, 使得生产者只能接受市场价格的情形。垄断竞争指许多生产者生产同种但不同质产品的市场情形。寡头垄断指相对少量的生产者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的情形。完全垄断指独家企业生产某种特质产品的情形, 特质产品是指那些没有或缺少相近的替代品的产品, 见表。

表 行业结构特征表

(2)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根据与国民经济总体的周期变动关系的密切程度, 可以将行业分为三类:

①增长型行业。增长型行业的运动状态与经济活动总水平的周期及其振幅无关。这些行业收入增长的速率并不会总是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动而出现同步变动, 因为它们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新产品推出及更优质的服务, 从而使其经常呈现出增长形态。

②周期型行业。周期型行业的运动状态直接与经济周期相关:当经济处于上升时期, 这些行业会紧随其扩张;当经济衰退时, 这些行业也相应跌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经济上升时, 对这些行业相关产品购买增加, 相反减少。

③防御型行业。防御型行业运动形态的存在是因为行业的产品需求相对稳定, 需求弹性小, 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对这种行业的影响也比较小, 甚至有些防御型行业在经济衰退时期还会有一定的实际增长。

(3)行业生命周期分析。通常, 每个产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称为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地, 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初创阶段(也叫幼稚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