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620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基础》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问答题

1. 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行代议制。即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第二,实行分权制。即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第三,实行政党制。就是通过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联合执政或单独执政。以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力式。

第四,实行法治。即实行以资产阶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

2. 简要分析政治心理的作用。

【答案】政治心理与政治生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政治心理来源于社会政治生活:另一方面,政治心理一经形成,就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能动作用。政治心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心理影响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心理是政治关系的感知性反映,体现着社会政治的民意,影响着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形成和发展。

①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其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心理感觉和感知;

②政治心理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的重要构成因素和基础,政治心理对于政治权力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反映着社会成员对于特定政治权力的人心向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权力的力量构成,在重要程度上影响政治权威和服从关系的形成和巩固,在决定程度上影响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效力;

③政治心理是政治权利的重要精神前提。特定社会政治心理及其心理定势,对十政治权利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高度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2)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

政治心理是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政治体系、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府政策等政治现象的态度和看法,从而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政治行为的内容、方向和方式。

(3)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和政治权力作用的依据

社会政治形势诸如社会利益和利益关系的状况,都会通过社会成员尤其是人民大众的政治情绪、政治态度、政治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政治心理现象构成了特定社会的政治气氛、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通过它们的变化,可以触摸到政治形势的脉搏,认清民意之所向,把握社会政治的发展趋势。

(4)政治心理是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

政治发展是社会政治关系的变革和发展,它本质上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内在矛盾造成的,而社会政治心理倾向则是这种矛盾运动的心理基础。在发展过程中,政治发展受到客观主观两方面条件的影响,当客观条件具备后,人们对政治发展和变革的认识、情感、态度、愿望等主观心理因素,对于社会政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利益矛盾的基本类型。

【答案】利益矛盾是指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的一面。它包括两种基本类型:

(1)横向利益矛盾

横向利益矛盾是指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其产生的条件包括:

①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差别。

a. 自然差异。利益主体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异性。其中包括个体的自然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差别; 也包括群体的自然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群体特点之间的差异。

b. 社会差异。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其中包括劳动分工造成的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差别; 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占有者之间的差别; 人的教育差异造成的把握和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水平的差异等。

②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对于同一利益客体都有要求。a. 某一利益主体对另一利益主体的既有利益的要求,即利益剥夺;

b. 两个利益主体对于某种双方均未获得的利益都有利益要求,表现为利益竞取。

(2)纵向利益矛盾

纵向利益矛盾是指不同层次上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其产生的条件包括:

①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对于该利益主体的不同意义。

a. 直接意义和间接意义的差别。特殊利益的实现一般表现为对利益主体需要的直接满足,因而具有直接意义,共同利益对于利益主体的直接需求来说,具有问接和保障的意义。

b. 局部意义和全局意义的差别。相比较而言,特殊利益一般是具有局部的意义,而共同利益则具有整体的意义,因此,特殊利益往往表现为局部利益,共同利益则表现为整体利益。

c. 当前意义和长远意义的差别。特殊利益的实现,在时间上通常要先于共同利益,而共同利益则是在相对长的时期内保证特殊利益的实现和自身的实现。

d. 非根本意义和根本意义的差别。对于特定的利益关系和处于该利益关系中的利益主体而言,特殊利益常常表现为非根本性利益; 相形之下,共同利益对于该利益关系和利益主体来说具有更加重要、更加根本的意义。

②对同一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两部分分割时的不合理。

在实际生活中,不合理的分割或是忽视特殊利益而片面强调共同利益,或是一味追求特殊利益而损害共同利益。

4. 政治决策有哪些类型?

【答案】政治决策是政治权力对于政治管理活动问题的决定行为。从本质上讲,政治决策,就是政治管理者确定所要实现、维护和发展的特定利益要求及其力一式的行为。

(1)政治决策应社会政治生活的要求和政治管理的任务而进行与政治规划相同,政治决策有时间之分,比如长期决策、中期决策和当前决策; 有层次之分,比如宏观决策、中观决策和微观决策等。

(2)在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管理实践中,政治决策具有不同的形式,概括起来看,其主要是: ①立法决定,即政治权力确定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和公共规则的决定;

②行政决策,即政治权力实施公共利益和公共规则的决定;

③司法判定,即政治权力维护公共利益和法律规则的决定。

在不同的社会政治条件下,这些不同形式的决策的行使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自然经济和集权政治中,立法、行政和司法集于集权统治者一身,所以,政治决策是由集权统治者进行的。在市场经济和民卞政治条件下,立法决定通常由立法机构进行,当然,在立法机构授权的前提下,行政机构也从事特定的立法决定; 行政决策由行政机构或者行政领导者进行; 司法判定则由专门司法机构实施。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中国当代政党合作的方式简述。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西力一多党制的区别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a.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

b. 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其参政议政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加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途径和力式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十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人十出任政府领导职务等。

c. 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在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可协调性的基础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建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各民主党派相互之间是以协商合作的方式展开政治活动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的基本准绳就在于各自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得到合理协调和实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这种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具有积极建设性,它无疑保证了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