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820机械设计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单个螺栓联接,要求被联接件接合面不分离,假定螺栓的刚度与被联接件的刚度相等,
联接的预紧力为。现开始对联接施加轴向载荷,当外载荷F
达到与预紧力的大小相等时,( )。
A. 被联接件发生分离,联接失效
B. 被联接件即将发生分离,联接不可靠
C. 联接可靠,但不能再继续加载
D. 联接可靠,只要螺栓强度足够,外载荷F 还可以继续增加到接近预紧力的两倍
【答案】D
2. 选择齿轮毛坯的成型方法(锻造、铸造、轧制圆钢等)时,除了考虑材料等因素外,主要依据( )。
A. 齿轮的几何尺寸
B. 齿轮的精度
C. 齿轮的齿面粗糙度
D. 齿轮在轴上的位置
【答案】A
3. 在不増大径向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圆盘摩擦离合器承载能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换用摩擦盘的材料
B. 増大压紧力
C. 増加摩擦盘的数目
D. 使离合器在油中工作
【答案】C
【解析】
多盘式摩擦离合器传递的最大扭矩当径向尺寸不变时(即不变)增加摩擦盘z 的数量,可以増大传递的扭矩。
4. 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中,保持分度圆直径一定,应取较少齿数,使模数增大,以( )。
A. 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B. 在加工时减少分度时间,提高生产率
C. 提髙啮合效率, 减轻轮齿发生胶合的对能性
D. 提离抗磨损性能
【答案】A
【解析】模数增大,可以降低弯曲应力,提高弯曲强度。
5. 45号钢经调质后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应力循环基数
当实际应力循环次数
A.257
B.367
C.474
D.425
【答案】B 时,有限寿命的疲劳极限次,
疲劳曲线指敛为( )MPa 。
【解析】根据笔记中有关有限寿命区间内任意循环次数W 的疲劳极限表达式可得
6.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的包角大小取决于( )。
A. 小带轮的直径
B. 大带轮的直径
C. 传动比
D. 两轮直径之和
E. 两轮直径之差
【答案】E
【解析】由小带轮的包角可知中心距一定时,小带轮的包角 取决于
7. 为连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 )。
A. 螺栓连接
B. 双头螺柱连接
C. 螺钉连接
D. 紧定螺钉连接
【答案】A
8. 直齿圆柱齿轮与斜齿圆柱齿轮相比,其承载能力和运动平稳性( )。
A. 直齿轮好
B. 斜齿轮好
C. 二者都一样
【答案】B
【解析】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斜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时,齿面接触线是斜直线,每对齿是逐渐进入啮合又逐渐退出啮合,因此传动更平稳,承载能力更大。
9. 当一个承受变载荷的螺栓联接,其螺栓的静强度足够而疲劳强度不足时,应首先考虑采用( )来提高其疲劳强度。
A. 増加螺栓直径
B. 提高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
C. 改用双螺母
D. 柔性螺栓
【答案】D
10.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
A. 包角太小
B. 初拉力太小
C. 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不等
D. 传动过载
【答案】C
【解析】带的松边和紧边两边的受力不一样,紧边上单位带长的伸长量要大于松边上单位带长的伸长量,带绕过主动轮时,由于拉力逐渐减小,所以带逐渐收缩,使带相对于主动轮向后滑动。带绕过从动轮时,由于拉力逐渐増大,所以带逐渐拉长,使带相对于从动轮向前滑动。
11.提高齿轮表面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是( )。
A. 加大齿轮分度圆直径
B. 分度圆不变,加大齿轮模数
C. 减少齿轮宽度
D. 分度圆不变,增加齿数
【答案】A
【解析】在齿轮的齿宽系数、材料及传动比已选定的情况下,影响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齿轮直径,小齿轮的直径越大,齿轮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就越高;在齿轮的齿宽系数、齿数及材料已选定的情况下,影响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模数,模数越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就越高。
12.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若不改变轴的结构和尺寸,仅将轴的材料由碳钢改为合金钢,其结果是( )。
A. 提高了轴的刚度
B. 提高了轴的强度
C. 只提高了轴的强度而不能提高轴的刚度
D. 轴的强度和刚度均可提高
【答案】C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