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传媒经济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几种主要的市场结构中,厂商怎样做出利润最大化的决策?
【答案】在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以及垄断四种市场结构中,厂商主要通过调节价格和产量控制利润。
(1)完全竞争
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的特征是:在其中有为数众多的小型厂商,生产同质的(或相同的)产品。在这里,小型只是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任何一个厂商的产量,在整个行业的总产量中都不占据重要的比例,因而一个厂商产量上的变动,对整个产业的供给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作为价格接收者厂商需要做出产量决策,因为产量不是越大越好,如果一个厂商的产量过大,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生产成本迅速提高,以致总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2)垄断竞争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生产差异化的产品。由于没有其他厂商生产完全一样的产品,所以一个垄断竞争者可以对产品价格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但是,这种价格的决定权是有限的,因为有很多竞争者在生产相近的替代。
在短期内,代表性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MR=SMC且对应着d 与D 的交点。代表性厂商的均衡价格为P ,均衡产量为Q
在垄断竞争市场,厂商为了提高竞争力所采用的常见策略为产品差异化决策。即企业在形成产品实体的要素上,或者提供产品过程的诸条件上,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足以引诱购买者的特殊性,并以此在争夺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寡头竞争
与其他市场结构不同,寡头垄断的最显著特征是需求的相互依赖。由于只存在少量的企业,所以在行业的总产量中单个厂商的产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某一企业选择的价格(或生产能力或广告或其他竞争行为)会影响其对手的需求和收入,价格(或者其他竞争行为)的变动可能会导致竞争者改变他们的价格(或其他竞争行为)。因此厂商必须采取策略性的行为(strategicbehavior ),估计竞争者可能的反应和针对性行动,并相应地制定最优的决策。正是由于寡头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公认的统一的寡头理论,从而形成不同的寡头理论模型。
①斯威齐模型
寡头垄断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价格刚性。一个寡头垄断市场上,一旦存在一个稳定的价格,就很难改变。即使成本或需求改变了,厂商也不大愿意改变价格。如果成本下降或者市场需求下降,厂商会担心给它的竞争者以错误信息并引发一轮价格战,所以不愿意降低价格。而如果成本或需求上升,厂商不愿意提价是因为担心竞争者可能不会跟着提价。
②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法国数理经济学家古诺认为寡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选择不同的产出水平。两厂商相互竞争,同时决策。生产同质产品,价格取决于两寡头产量之和。双方决策时都将对方产量视为既定。
③价格领导模型
在有些寡头产业中,其市场价格是由某一厂商决定的,其他厂商是跟随者。具有决定市场价格力量的厂商可能是主宰厂商,或者说举足轻重的厂商,也可能是大家为了避免竞价而推选出的代表性厂商,采取暗中默契的形式进行合谋,以牟取更高的利润。其基本假设是:(1)一家大企业拥有主要市场份额,其余较小企业则拥有剩余的市场份额; (2)有支配力的企业凭经验估计出所有较小企业的供给曲线,然后得出自己的市场需求曲线; (3)有支配力的企业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价格,小企业则接受市场价格,并据此安排产量。
④寡头的公开合谋与卡特尔
寡头之间如果公开勾结,根据协议共同确定价格、产量和划分市场,这种组织形式叫做卡特尔(cartel )o 由于有明确的约定,卡特尔组织往往以一个垄断者的身份出现,按边际收益对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然后按照协议在各个成员之间分配产量配额。
(4)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者作为“唯一的销售者”,企业即行业。根据定义,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进入壁垒使得垄断者在长期或短期都能获得正经济利润。
①短期均衡
在图8-10中,垄断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将市场价格调整为PO ,产量调整为Q ,达到短期均衡点。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经营规模调整
②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节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图8-11所示,其长期边际成本LMC 和边际收益MR 相等时,垄断厂商获得最大利润。这时的生产规模是与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相切的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所代表的规模。厂商均衡的条件是MR=LMC和MR=SMC,即:MR=LMC=SMC。长期内垄断厂商进行规模调整的另一个原则是出售产品的平均收益至少可以弥补平均成本。
③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可以决定其产量和价格,因而为获得最大可能的垄断利润,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来增加其总收益。所谓价格歧视,又称差别定价,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
的价格,或是对相同的消费者因购买数量的不同而收取不同的价格。
2. 什么是公共物品?
【答案】(1)公共物品的含义
既无排他性又无竞用性。其特征是,一个人的享用并不影响另一个人从享用它中得到的效用,并且不能排除他人的享用。
(2)纯粹的公共物品
纯粹的公共物品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即消费的非竞用性、非排他胜。
①非竞用性
这是指一个人消费一种商品不一定就会减少其他人对它的消费。或者说,在不需要增加该商品的提供成本的条件下,可以增加对它的消费。如灯塔、不拥挤的公路、没有坐满的剧院、广播电视信号等。观看电视节目。
②非排他胜
这是指即使一个人没有付费,也不会被排除在一种商品的消费范围之外。国家提供的国防不可能将一些公民排除在外。
3. 与风起云涌的国际传媒并购相比,当前中国的传媒并购面临的问题哪些是具有共性的? 又有哪些中国国J 清语境下需关注和注意的特殊性?
【答案】与当前国际传媒并购相比,我国传媒并购虽然规模远远小于国际传媒巨头,但并购己经开始。而且,中国国内的并购,尤其是互联网的并购,也牵涉到国际传媒企业的利益。比如很多国内的网络传媒公司,都有国际传媒的股东,比如2012年以前阿里巴巴的股权构成包括谷歌40%,日本软银20%。在传媒并购中,我国媒体既面临国际传媒存在的普遍问题,又要面临由中国国情导致的特殊问题。
(1)传媒并购面临的共性问题
①贪多图大心理的陷阱
在资本运营活动中,企业决策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盲目追求扩大规模。企业规模的扩大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有技术方面的限制、市场方面的限制、资金方面的限制。在产权理论出现以后,经济学家还认为企业的边界受企业内部边际交易费用和企业外部市场边际交易费用的限制。总而言之,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应盲目,不应随心所欲。
②财务风险的陷阱
规模越来越庞大的集团并购,涉及的资金动辄以数十亿、数百亿计,收购公司很难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完成,必须通过负债融资,而且不可能以单一的负债融资方式解决。高债务带来高利息费用,从而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旦并购后的企业预期利润下降,就会使收购者因债务过于沉重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的下降和每股收益的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使得企业的市场价值下跌,企业面临巨大的债务危机。
③整合失败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