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高能物理研究所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的高速缓存有多大?请进行一个实验:访问几个万维网文档,将你的计算机与网络断开,然后再回到你刚才访问过的文档,你的浏览器的高速缓存能够存放多少个页面?
【答案】浏览器的高速缓存大小与用户所使用的机器有直接的关系,因不同机器而定。
2. IP 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话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答案】IP 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话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
(1)交换方式不同。IP 地址方案是基于存储转发交换的,而电话号码基于电路交换的; (2)IP 地址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用来标示网络中的某一台主机,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与主机地理位置无关。而电话号码则是固定的用来标示某一个用户终端,透过一个具体的电话号码,可以知道相应的国家代码,地区代码,交换局代码,然后是用户代码。
3.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重新计算上题。
【答案】一个地址
最小地址
最大地址
地址掩码
地址块中共有个地址,相当于个C 类地址。
4. IGP 和EGP 这两类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IGP 是在一个自制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主要考虑在AS 内部如何高效地工作,只关心本自治系统内如何传送数据报,与互联网中其他自治系统使用什么协议无关,对费用和代价考虑不多。EGP 是在不同的AS 边界传递路由选择信息的协议,不关心AS 内部使用何种协议,但必须考虑其他方面的政策,需要多条路由,代价费用方面可能更重要。
5. 网桥中的转发表是用自学习算法建立的。如果有的站点总是不发送数据而仅仅接收数据,那么在转发表中是否就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如果要向这个站点发送数据帧,那么网桥能够把数据帧正确转发到目的地址吗?
【答案】如果站点不发送数据,那么在转发表中就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
网桥在收到帧后先进行自学习,查找转发表中与收到帧的源地址有无相匹配的项目,如果没有,就在转发表中増加一个项目(源地址、进入的接口和时间)。如有,则把原有的项目进行更
第 2 页,共 32 页
新。所以如果站点不发送数据,则网桥在自学习中无法把站点源地址加入转发表,因此,转发表中没有相对应的项目。
如果要向这个站点发送数据帧,那么网桥能够把数据帧通过广播的方式转发到目的地址。
6. RTCP 协议使用在什么场合?RTCP 使用的五种分组各有何主要特点?
【答案】(l )RTCP 协议主要应用在服务质量的监视和反馈、媒体间的同步,以及多播组中成员的标志等。
(2)结束分组BYE 表示关闭一个数据流;特定应用分组APP 使应用程序能够定义新的分组类型;接收端报告分组RR 用来使接收端周期性地向所有的点用多播方式进行报告;发送端报告分组SR 用来使发送端周期性地向所有接收端用多播方式进行报告;远点描述分组SDES 给出会话中参加者的描述。
7. 电子邮件系统使用TCP 传送邮件。为什么有时我们会遇到邮件发送失败的情况?为什么有时对方会收不到我们发送的邮件?
【答案】虽然SMTP 使用TCP 连接试图使邮件的传送可靠,但它并不能保证不丢失邮件。也就是说,使用SMTP 传送邮件只能说可以可靠地传送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再往后的情况如何就不知道了。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也许会出故障,使收到的邮件全部丢失(在收件人读取信件之前)。所以有时即使邮件已被发送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上,对方仍会收不到我们发送的邮件。
如果当对方的邮件服务器不工作时,邮件就发送不出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时我们会遇到邮件发送失败的情况。
8. 试举出常用的几种系统调用的名称,说明它们的用途。
【答案】系统的调用包括多种,例如bind 、accept 、listen 等。
当套接字被创建后,它的端口号和IP 地址都是空的,因此应用进程要调用bind (绑定)来指明套接字的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和本地IP 地址)。在服务器端调用bind 时就是把熟知端口号和本地IP 地址填写到已创建的套接字中,称为把本地地址绑定到套接字。在客户端也可以不调用bind ,这时由操作系统内核自动分配一个动态端口号(通信结束后由系统收回)。
服务器在调用bind 后,还必须调用listen (收听)把套接字设置为被动方式,以便随时接受客户的服务请求。UDP 服务器由于只提供无连接服务,不使用listen 系统调用。
服务器紧接着就调用accept (接受),以便把远地客户进程发来的连接请求提取出来。系统调用accept 的一个变量就是要指明是从哪一个套接字发起的连接。
9.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案】因特网标准的制定包括4个阶段:
(1)因特网草案OntenetDraft ),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Standard ),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第 3 页,共 32 页
(3)草案标准(DraftStandard );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Standard )。
因特网草案的有效期只有六个月。只有到了建议标准阶段才以RFC 文档形式发表。本书的许多内容都注明其相关的RFC 文档号便于读者查阅。
10.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 相比优缺点如何?
【答案】(1)CSMA/CD协议优点:CSMA/CD是一种动态的媒体随机接入共享信道方式,而传统的时分复用TDM 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信道,所以从对信道的利用来讲,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更灵活,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而TDM 则是按时隙固定分配信道,当用户没有数据要传送时,信道在该用户时隙就浪费了。对局域网来说,连入信道的是相距较近的用户,因此通常信道带宽较大,如果使用TDM 方式,用户在自己的时隙内没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会更多,不利于信道的充分利用。对计算机通信来说,突发式的数据更不利于使用TDM 方式;
(2)CSMA/CD协议缺点:因为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所以当同时有多个用户需要使用信道时会发生碰撞,降低信道利用率,而TDM 中用户在分配的时隙中不会与别的用户发生冲突。当网络上负载较轻时,CSMA/CD协议很灵活。但网络负载很重时,TDM 效率就很高。
11.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
【答案】根据公式
又由题意可知:
则有:
所以,可以获得80000比特/秒的数据率。
12.某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 , 但继续向下交给IP 层后,又封装成IP 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是否可以跳过UDP 而直接交给IP 层?哪些功能UDP 提供了但IP 没有提供?
【答案】不可以跳过UDP 而直接交给IP 层。因为IP 数据报只能找到目的主机而无法找到目的进程,目的进程必须通过运输层的目的端口才能找到。
UDP 提供对应用进程的复用和分用功能,以及提供对数据部分的差错检验,而IP 没有提供。
13.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系统有什么特点?在传送邮件时使用什么协议?
【答案】(1)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系统的特点是用户可以随时通过万维网浏览器进行邮件的收发,相应的邮件收发协议是由HTTP 协议和SMTP 协议共同完成的。邮件系统中的用户代理就是普通的万维网浏览器,这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的传送过程如下:假定用户A 通过浏览器发送电子邮件给用户B , 先通过HTTP 协议把邮件发送到邮件服务器,邮
第 4 页,共 32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