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理论之中国美术简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敦煌莫高窟
【答案】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等11个朝代的修造,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三百多个,壁画与彩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反映出唐代社会现实的面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2. 吴门四家
【答案】“吴门四家”是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吴门四家”中“沈周与文徵明,都擅长画山水,是吴门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以南宋院体为法; 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吴门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徵明,是吴门派文人画的最突出的代表。唐寅和仇英代表了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的另外两种类型,体现了滥觞于此时的文人画家职业化与职业画家文人化。吴门派画家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淡于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继承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是他们山水花鸟画的普遍特点。
3. 翰林图画院
【答案】翰林图画院是宋代宫廷绘画机构。宋初建立,专为宫廷及皇室贵族服务,设有待招、画学正、艺学、祗侯、画学生等职位。宋徽宗赵佶时又增设画学以培养宫廷绘画人材,画院制度以此时最为完各,规模最为兴盛。
4. 《收租院》
【答案】《收租院》是指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全部泥塑分为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帐、逼租、反抗7个部分。以连续性的情节,展示了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作品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体,所塑人物形象准确,身分、年龄、个性各不相同,人物神情生动逼真,是中国现代雕塑之代表性作品。
5. 六法
【答案】“六法”出自南齐前后的画家、理论家谢赫的绘画理论著作《画品》,这是古代第一
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六法”即:①“气韵生动”,是把生动的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 ②“骨法用笔”,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③“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 ④“随类赋彩”是指色彩与所画的物象相似; ⑤“经营位置”,是指绘画的构图; ⑥“传移模写”,是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
6. 釉陶
【答案】釉陶是指低温船釉表面有釉的陶器,胎质教坚硬,胎作灰白色,表面有一层灰白或青黄色的透明釉,火候高达千度左右,叩之有金石声,不易吸水,接近瓷器,因此也称原始瓷器。东汉是釉陶最发达的时期,釉陶器的种类有壶、蹲、罐、洗、博山炉、瓶等,还有坞壁建筑模型和俑人、猴、鸭、狗、鸡等陶塑; 此外,新出现了黑色釉。
7. 黑陶
【答案】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汉族制陶技艺,有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
8. 毛公鼎
【答案】毛公鼎是西周晚期著名青铜器。整个器身形成优美、流畅而又富于变化的轮廓曲线。纹饰极其简洁,仅于口沿下饰两道弦纹,中填以重环纹,充分体现出西周艺术的时代特色。铭文497字,记述周宣王浩诫和褒赏其臣下毛公膺事。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简答题
9. 明式家具的艺术特色。
【答案】明代家具在继承宋、元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制造技术更加娴熟精湛,形体结构愈加科学合理,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则标准,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被誉为“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明式家具多用紫檀木、黄花梨木、鸡翅木、楠木等硬木材料。制造的家具,以其坚硬细密的质地、典雅稳重的色调、变幻莫测的天然纹理、简洁优美的艺术造型,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作品内涵与外在美的协调统一,是明代家具的主流。明式家具艺术特色可概括为:简、厚、精、雅。表现为:
(1)材质美。即选材考究,充分利用木材的自然纹理和本色,以坚而细的质感、美而雅的木纹,达到了稳定、调和的艺术要求。
(2)意匠美。即设计精巧,合理地运用了材料的特性设计制作,做到“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3)结构美。即造型美观,成形大方,达到了实用美观相结合。
(4)工艺美。即做工考究,科学运用卯桦结构组接部件,不用钉、不用胶,既美观,又牢固。
10.简述石涛的山水画特色。
【答案】石涛是清初成果丰硕的艺术家,山水、花鸟、人物均有很高的成就,而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其山水画的特色表现在:
(1)笔法
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
(2)用墨
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
(3)构图
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换无穷。
(4)画风
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悠肆、纵横交错、生意盎然。
11.《洛神赋图》是何人所作? 有何特点? 简述之。
【答案】《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的绘画珍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此画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堪称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其特点表现在:
(1)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画卷。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后人称这种技法为“高古游丝描”。
(2)人物安排方面,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画家以形为基础,通过形来传神。画中人物秀骨清相,似觉生动,令人凛凛,若对神明。其中人物的头部描绘得最为细致,而头部中的眼睛刻画更是传神。从而反应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神气。
(3)山川景物描绘上,以装饰性手法处理,一方面使画面连成一体,同时使主体人物更加突出,而且表现出似真似幻、神人交融的幻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诗意气氛。
12.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处于何种状态? 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意见?
【答案】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朝尚处于萌始的初级阶段,虽然有宗炳、王微等专门的山水画家,山水仍多为人物衬景出现,带有稚拙的痕迹。
《画山水序》东晋宗炳所撰的山水画论著,虽篇幅不长,但在我国绘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我国山水圆论的开端,《画山水序》对后来的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对山水画的意见有:
(1)从绘画的角度而言,此文道出了画家应该注重观察,“应目会心”,使山水画创作形成丘壑内营的规律,并科学地阐明了透视学原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