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武汉科技大学61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卷答案)201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 卷参考答案要点

一、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辩证法

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发展观,它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主张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三种形式。

2、实事求是

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两层含义:1)从真理的内容来看,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从人类的认知本性来看,人类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两层含义: 1)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人们的认识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正确认知。2)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对象的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的反映。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1)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2)辩证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不断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又称社会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叫政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5、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