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会计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货币时间价值

【答案】货币时间价值指的是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后所増加的价值。

2. 本量利分析法

【答案】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为相关范围假设和模型线性假设。其中相关范围假设包括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模型线性假设包括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产销平衡假设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其基本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利润的公式,反映价格、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3. 生产准备成本

【答案】生产准备成本是指每批产品生产开始前因进行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成本,如调整机器、清理现场、领取原材料等而发生的工资费用、材料费用等,年准备成本总额与生产批数成正比,与生产批量成反比。

4. 贡献毛益

【答案】贡献毛益,是指产品销售收入扣除自身的变动成本后为企业做出的贡献,而这种贡

,所以贡献毛益的称谓或许较为妥当。 献要在扣除固定成本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贡献(利润)

5. 账户分析法

【答案】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的内容,直接判断其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变动关系,从而确定其成本性态的一种成本分解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根据各有关成本账户的具体内容,判断其特征是更接近于固定成本,还是更接近于变动成本,进而直接将其确定为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

二、简答题

6. 简述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产量(或销量)、利润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简称,也称为CVP 分析。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在企业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多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是管理会计中的一项基础内容。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

(1)相关范围假设

本量利分析是建立在成本按性态划分基础上的一种分析方法,成本按性态划分的基本假设也就构成了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在分析一项成本究竟是“变动的”还是“固定的”时,均限定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这个相关范围就是成本按性态划分的基本假设,同时,它也构成了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之一。

相关范围假设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两层意思,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①期间假设。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其固定性与变动性均体现在特定的期间内,其金额的大小也是在特定的期间内加以计量而得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成本的总额及其内容会发生变化,单位变动成本的数额及其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即使通过分析又计算出了固定成本的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大小,那也是彼期间而非本期间的结果了。

②业务量假设。同样,对成本按性态进行划分而得到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分析和计量的结果,业务量发生变化特别是变化较大时,即使成本的性态不发生变化(成

,也需要重新加以计量。这就构成了新的业务量假设。 本性态是有可能变化的)

(2)模型线性假设

站在本量利分析的立场上,由于利润只是收入与支出之间的一个差量,所以本假设只涉及成本与业务量两个方面,而且业务量专指销售数量。模型线性假设具体包括:

①固定成本不变假设。本量利分析中的模型线性假设首先是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即在企业经营能力的一定范围(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②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与前一条假设一样,本假设也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才能成立,超出该相关范围,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另外进行描述。

③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的假设。这一假设等于假设销售价格不变,即假设销售价格为一个常数。

(3)产销平衡假设

本量利分析中,“量”是指销售数量而非生产数量,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指的是销售收入,即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但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对固定成本,还是对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站在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假设产销关系是平衡的。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是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收人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由于多品种条件下各种产品的获利能力一般会有所不同,有时差异还

比较大,如企业产销的品种结构发生较大变动,势必导致预计利润与实际利润之间出现较大的“非预计性”出入。

上述四个基本假设之间的关系是:相关范围假设是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模型线性假设则是由相关范围假设派生而来,也是相关范围假设的延伸和具体化;产销平衡假设与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又是对模型线性假设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又是多品种条件下产销平衡假设的前提条件。这四个基本假设的背后都有一条共同的假设,即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否则,本量利分析的结果和作用至少要打些折扣。

7. 试述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意义。

【答案】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是进行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

(2)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是编制资金预算的必要步骤。

8. 什么是边际贡献?它与销售利润有什么区别?

【答案】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通常,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或“贡献毛益”等。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计算方法为: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全部产品边际贡献=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

很显然,边际贡献越大越好,在定价决策中,必须首先保证边际贡献不为负数;其次应考虑,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应足以弥补固定成本,并仍有一定的积余。而在特殊定价中,边际贡献保持正数是接受与否的底线。而销售利润等于收入减去完全成本。显然,在存在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边际贡献大于销售利润。

9. 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如何理解“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这句话?

【答案】(1)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划分依据是该成本是否是与经营决策有关的未来成本。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选择成本等。那些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称为无关成本。这类成本过去已经发生,或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因而在决策时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约束性成本等。

(2)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成本在某一决策方案中是相关成本,而在另一决策方案中却可能是无关成本。例如,A , B 两种同类型产品都能满足公司的要求,从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