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医科大学杭州临床学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701生物综合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透明质酸

【答案】透明质酸是一种重要的糖胺聚糖,是増殖细胞和迁移细胞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尤其在早期胚胎中含量特别丰富。

2. 负染色技术

【答案】负染色技术是指用重金属盐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染色,吸去多余染料,干燥后,使样品凹陷处铺上一层重金属盐,而凸出的地方没有染料沉积,从而出现负染效果的一种技术;分辨率可达1.5nm 左右。

3. 核定位信号

【答案】存在于亲核蛋白中的一段富含碱性氨基酸残基的序列,保证亲核蛋白质能通过核孔复合体转运到细胞核内。该序列可以是连续的序列,也可以是分段的,存在于亲核蛋白的不同部位,在指导完成核输入后不被切除,有分选信号的功能。核定为信号是亲核蛋白进核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4.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凋亡小体。凋亡小体是指细胞凋亡时,核染色质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段,与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等聚集在一起,被反折的细胞膜所包形成的结构。从外观看,细胞表面产生许多泡状或芽状突起,随后逐渐分隔,形成单个的凋亡小体。

5. 灯刷染色体

【答案】灯刷染色体是指在两栖类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它是一个二价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由一条染色质纤维构成,每条纤维分化为主轴以及主轴两侧数以万计的侧环,而且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尚未完全解除联会,因此可以见到交叉,其形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

6. 蛋白质跨膜运输

【答案】蛋白质跨膜运输主要指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部位的一种蛋白质运输类型。

7. 化学渗透假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

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氧化磷酸化

偶联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合成了

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

8. 细胞决定

【答案】

细胞决定

的命运。

磷酸化的关系。 是指在能识别一个细胞的分化以前,就有了一个预先保这一学说具有大量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证细胞怎样变化的时期,或者说在形态、结构与功能等分化特征尚未显现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细胞

二、填空题

9. 转录因子包括两个结构域,一个是_____,结合特异的

他蛋白作用而激活转录。 【答案】结合结构域;转录激活结构域

10.由G 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G 蛋白偶联离子通道的信号通路

11.从蛋白结构看,蛋白激酶A 是由_____组成的,而蛋白激酶C 是_____组成。

【答案】四个亚基;只有一条肽链

12.叶绿体内的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酶的活性中心位于大亚基上,小亚基只具有调节功能,研究证实,大亚基是由_____编码,而小亚基是由_____编码。

【答案】叶绿体基因;核基因

13.动物细胞间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是_____,植物细胞的通讯连接方式是通过_____。

【答案】间隙连接;胞间连丝

14.

是专一结合在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_____盒上,它决定转录正确的其始位置。 【答案】 序列;另一个是_____,通过与其

三、简答题

15.简述发现海胆周期蛋白B 的实验过程。

【答案】发现海胆周期蛋白B 的实验过程如下:

(1)以TimHunt 为代表的科学家以海胆卵为实验材料,对细胞周期进行深入研究。1983年,他们报道在海胆卵细胞中存在两种特殊蛋白质。这两种蛋白质的含量随细胞周期进程变化而变化,一般在细胞间期内积累,在细胞分裂期内消失,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中又重复这一消长过程。因此他们将这两种蛋白质命名为周期蛋白(cyclin )。

(2)这些周期蛋白很快被分离和克隆出来,并被证明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人类等各种真核生物中。

(3)用柱层析从蛙卵中纯化MPF 之后,

蛋白B 是MPF 的一种成分。

16.比较胞质骨架三种组分。

【答案】胞质骨架三种组分比较如下:

实验室合作,证明周期

17.细胞信号转导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细胞信号转导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多途径多层次的细胞信号传递通路具有收敛性和发散性的特点。每种受体都能识别与结合各自的特异性配体,来自各种非相关受体的信号,可以在细胞内收敛激活一个共同的效应器(如Ras 或Raf 蛋白)的信号。另外,来自相同配体的信号(如表皮生长因子或胰岛素),又可发散激活各种不同的效应器,导致多样化的细胞应答。

(2)细胞信号转导既具有专一性,又具有作用的相似性。配体与受体在结构上的互补是细胞信号转导具有专一性的重要基础;同时细胞信号转导又有相似的作用机制,因此细胞面临各种纷杂的胞外信号时,只通过少数几种第二信使便可介导多种多样的细胞应答反应。如不同细胞因子与受体组成的复合体中往往含有相同亚基,由此诱导相似的信号转导;一种配体与受体结合可诱发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如在配体作用下,RTK 不同位点的Tyr 残基自磷酸化,可分别结合不同信号蛋白或接头蛋白,引出不同的信号通路;G 蛋白与受体偶联可介导腺苷酸环化酶和PLC 等,分别引出cAMP

和两种信号通路。

(3)信号转导过程有放大作用,但这种放大作用又必须受到适度调控,这表现为信号放大作用和信号终止作用的并存。正常生理条件下,激素配体本身对受体数目的影响,信号分子的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