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民间文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民间文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民间文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16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民间文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29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民间文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40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民间文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52

一、名词解释

1. 《新约》

【答案】《新约》是基督教《圣经》的第二部分。新约与旧约恰成对比(即摩西之约),因为旧约不能在人的心里产生公义。基督教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新旧约以耶稣出生为界限。《新约》据传是耶稣使徒及其弟子们的著作汇编。《新约》是基督教本身的经典,最初用希腊文写成。《新约》全书由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组成。使徒书信分保罗书信和一般书信; 保罗书信又分教会书信、个人书信、监狱书信和希伯来书。

2. 悬诗

【答案】悬诗意为“被悬挂的”诗,是指阿拉伯前伊斯兰时期的七首或十首著名长诗。它们是阿拉伯早期诗歌的精品和代表作,是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阿拉伯文学遗产。悬诗采用“格西特”诗体,粗犷自然,反映了阿拉伯氏族社会崩溃时期的社会面貌。代表诗人是鸟姆鲁勒·盖斯,其代表作是《悬诗》的首篇。作为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珍品,悬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阿拉伯文学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3. 人文神话

【答案】人文神话是按照其表现内容来划分的一种神话形态。中国的人文神话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以感生情节为核心的始祖神话; 第二类就是仙道神话。中国的始祖神话异常丰富,以姓族为单位,华夏集团大部分著名的姓族如夏、商、周、秦、楚都有自己的始祖神话,而东夷、苗蛮、戎狄等尚未融入华夏集团的部落也有自己的始祖神话。这些始祖神话(尤其以华夏集团的始祖神话为代表)往往有一个核心情节,那就是感生。仙道神话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彼岸乐土的想象、关于神仙的事迹和对于长生的追求等。

4. 郭璞的民俗观

【答案】郭璞的民俗观是郭璞接受上古流传下来的怪异神话并吸收外来的佛教文化,按照民俗生活的原来样式对怪异神话进行解释的观点。他发现和收录了一些前人没有记载的神话传说类型。郭璞在《山海经》注中,谈到了炎黄帝族神系,群巫成集、木石崇拜、民间医疗、西王母不死药、仙山和神祭等中国的神话传说。郭璞在他的神话注疏中,展示了一个谷食丰硕、无有差别的理想境界,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的这种归纳,在从前的古籍中是很少见到的,而他受到当时佛教思想影响的痕迹也是明显的。特别是他借助了佛教的创教说模式,引入上古的怪诞神话,帮助人们能够见怪不怪地接受祖先创造的神话遗产,更是对保存中国古代神活的一个贡献。

5. 民间口头文学

【答案】民间口头文学是流行于民间的群众口头创作的文学形态。它运用口头语言,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能力,创造各种艺术形象,展示瑰丽的想象,表现高尚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这是民间口头文学区别于其他民俗事象的艺术特性。民间口头文学按文体可以分为二大类:散文的口头叙事文学,包括神话、传说和各种民间故事; 韵文的民间诗歌、谚语、谜语; 综合叙事、抒情、歌舞,具有较多表演成分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6. 传说核

【答案】传说核是在民间传说创作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的客观实在物。柳田国男认为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传说核”的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民间传说就是围绕传说核,运用文学表现说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因此,传说核对民间传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7. 摩西五经

【答案】摩西五经是西伯来圣经最初的五部经典,义称摩西五书。它们是《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摩西五经是犹太教经典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它也是公元前6世纪以前唯一的一部希伯来法律汇编,并作为犹太国国家的法律规范。其主要思想是:神的创造、人的尊严与堕落、神的救赎、神的拣选、神的立约、神的律法。

8. 巫术

【答案】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方术。它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信仰。巫术本来是准宗教现象,与鬼神无关。但是随着鬼神观念的发展和巫术形式的变化,巫术多掺入了鬼神观念。可以将巫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模仿或相似巫术,即以相似的事物代替当事人或事,作为施行巫术的对象。另一种为行为巫术,言行结合,如求偶巫术、生产巫术。

二、简答题

9. 举例说明交通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与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

【答案】随着商品流通、贸易往来、人际交流的越来越频繁,远古时代那种靠步行去远方,以及用手提、肩扛、头顶作为负重和运输手段的原始交通和运输方式,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交通运输设施的兴建与运输工具的制造便应运而生,并在其长期传承中,形成了不同的运输行业和他们的生产习俗。

(1)交通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

交通运输行业习俗因其不同的运输设施和运输工具而产生差异。具体说来,交通运输行业主要分为陆上交通和水上交通。

①陆上交通设施及其工具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了直路近、弯路远的道理。于是,人们有意识地去修建直而平的道路。但是边缘地区因受地形的限制,绕道和曲径就难以避免。我国最著名的陆上交通,以大西北的丝绸之路和大西南的西蜀栈道最为有名,是绕道和曲径的最有力的佐证。

陆上交通工具有用人力拉的小型车辆,如独轮车和架子车; 有专用于城市交通的人抬轿子和畜拉轿车、公交车、私人轿车、地铁等; 还有东北地区冬季在冰封江河和雪地上使用的狗拉雪橇等。

②水上交通设施及其工具

民间因地制宜,建造了各种桥梁。桥梁是陆上交通的创造性延伸和补充,他们解决了河流山涧阻隔的困难,极大地方便了两岸贸易的往来。例如我国曾在黄河修建的浮桥; 西南各省的索桥,南北方皆有的石拱桥,以及遍布全国各地山村的独木桥、石板桥等。

水上传统的交通工具,有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大木排; 东北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桦树皮船; 西藏的牛皮船; 南方的木船和竹筏等。

(2)交违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与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

因经济不断发展和日趋繁荣,交通运输行业的分工趋于精细,陆地上的各种车把式、脚夫等,水上的船家、筏子客,各重要交通路口、码头的店家、脚行与牙行(代运商)等,在业务方面都有自己的活动领域和技艺传承,并形成了各自的行业习俗,其行业特点表现为操作规范、旅途规矩、行话、信仰、禁忌等。交通运输行业的差异影响并造成了行业特点不同的局面。

①操作规范

吉林俗谚说:“车老板进店,赛过知县”是说载重的多套马车进店,需要高超的使役技巧,载货马车所用的马,除辕马之外,有“里套”、“穿套”、“外套”之别,可多达五六匹,以里套的作用最为重要。吃喝声就是喊给马的口令,一个长声“吁一”就是停,“哦”是朝右,“吁,吁、吁”三短声是朝左,“抬”是令马抬脚。

②路途规矩

“左门照”是说左面有障碍物,要当心; “右蹬空”是说右边有坑,需注意。有时前呼后应亦有不同,如前面喊“右边一朵花”,意为右边有一堆马粪,别踩在上面,后面则应“看它莫踩它”。

③禁忌

驼队在旅途还有许多禁忌,如锅不能翻,账房杆子上不准磕烟灰等等。驼队成员如夏季在旅途吃西瓜,必须将吃剩的瓜或瓜皮倒扣于路边干净地方,并排列整齐,以备后来者万一断水时用来解渴,这也可以说是戈壁瀚海的驼队长期传承下来的良俗。

总之,随着商品流通、贸易往来、人际交流的越来越频繁,交通运输设施的兴建与运输工具的制造便应运而生,并在其长期传承中,形成了不同的运输行业和他们的生产习俗。

10.汉族舞蹈中,为什么会有“扭”这一动律?

【答案】舞蹈艺术是随同人类社会生活和出产劳动同步发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构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幻想的基本上,伴跟着民族的造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乏的审美内容。在中国各民族中,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