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886软件工程综合基础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时应该遵循的最主要的原理是( )。
A. 抽象
B. 模块化
C. 模块独立
D. 信息隐藏
【答案】C
【解析】模块独立性是模块化、抽象和信息隐蔽的直接产物。是进行模块结构化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2. 结构化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用于( )。
A. 测试用例设计
B. 概要设计
C. 程序设计
D. 详细设计
【答案】B
【解析】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基于模块化、自顶向下细化、结构化程序设计等程序设计技术基础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软件设计成由相对独立且具有单一功能的模块组成的结构,可用于软件开发的概要设计。
3. ( )是指能够以数字概念来描述可靠性的数学表达式中所使用的量。
A. 硬件可靠性的定量度量
B. 软件可靠性的定量指标
C. 系统的定量度量
D. 可靠性的度量
【答案】B
【解析】软件可靠性定义表明了一个程序按照用户的要求和设计的目标, 执行其功能的正确程度。一个可靠的程序应要求是正确的、完整的、一致的和健壮的,是指能够以数字概念来描述可靠性的数学表达式中所使用的量。
4. 描述类中某个对象的行为,反映了状态与事件关系的是( )。
A. 对象图
B. 状态图
C. 流程图
D. 结构图
【答案】B
【解析】状态图展现了一个状态机,它由状态、转换、事件和活动组成。状态图关注系统的动态视图,它对于接口、类和协作的行为建模尤为重要,它强调对象行为的事件顺序。
5. 一个软件产品开发完成投入使用后,常常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对它做适当的变更,通常把软件交付使用后所做的变更称为( )。
A. 维护
B. 设计
C. 软件再工程
D. 逆向工程
【答案】A
【解析】软件维护是指在软件产品发布后,因修正错误、提升性能或其他属性而进行的软件修改,通常指的是软件交付使用后所做的变更。
6. JSP 方法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 )。
A. 体系结构
B. 数据结构
C. 程序结构
D. 顺序结构
【答案】C
【解析】Jackson 方法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而不是软件的体系结构。
7. 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 )。
A. 项目开发计划
B. 可行性分析报告
C. 需求规格说明书
D. 设计说明书
【答案】C
【解析】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换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需求规格说明)
的过程。所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最终产物。
8. 软件项目管理是( )一切活动的管理。
A. 需求分析
B. 软件设计过程
C. 模块设计
D. 软件生命周期
【答案】D
【解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过程都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而模块设计仅仅是软件设计阶段的一部分设计。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生命周期一切活动的管理。
9. 在McCall 质量度量模型中,对于以下软件质量概念的正确解释是( )。
A. 可维护性。修改或改进一个已投入运行的软件所需工作量的程度
B. 可测试性。找到并改正程序中的一个错误所需代价的程度
C. 适应性。将一个系统耦合到另一个系统所需的工作量
D. 可重用性。一个软件(或软件的部件)能再次用于其他相关应用的程度
【答案】D
【解析】McCall 质量度量模型针对面向软件产品的运行、修正、转移,软件质量概念,其定义如下:
①可维护性,找到并改正程序中的一个错误所需代价。
②可测试性,测试软件以确保其能够执行预定功能所需工作量。
③适用性,修改可运行程序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④可重用性,一个软件(或软件的部件)能再次用于其他相关应用的程度。
10.模块( )定义为受该模块内一个判断影响的所有模块集合。
A. 控制域
B. 作用域
C. 宽度
D. 接口
【答案】B
【解析】模块的控制域是这个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模块作用域定义为受该 模块内一个判断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模块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个层次上的
模块总数的最大位,一般说来,宽度越大,系统越复杂;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影响模块耦合强弱。
二、综合应用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