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886软件工程综合基础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软件可移植性是用来衡量软件的( )重要尺度之一。
A. 通用性
B. 效率
C. 质量
D. 人机界面
【答案】C
【解析】软件的可移植性是指把软件产品从一个硬件/软件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硬件/软件环境的难易与繁简程度。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应尽量使软件与具体硬件设备无关,即提高软件的硬件无关性(或称软件的设备独立性)。软件的可移植性可用来衡量软件的质量。
2. 软件计划是软件开发的早期和重要阶段,此阶段要求交互和配合的是( )。
A. 设计人员和用户
B. 分析人员和用户
C. 分析人员和设计人员
D. 编码人员和用户
【答案】B
【解析】软件计划是对该软件项目的综合描述,定义其所要做的工作以及性能限制,它包括项目目标、主要功能、性能限制、系统接口、特殊要求、开发概述等。这个阶段要求分析人员和用户进行交互和配合。
3.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 )。
A. 筛选法
B. 递归法
C. 迭代法
D. 逐步求精法
【答案】D
【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要点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主程序员组的组织形式。
4. 描述类中某个对象的行为,反映了状态与事件关系的是( )。
A. 对象图
B. 状态图
C. 流程图
D. 结构图
【答案】B
【解析】状态图展现了一个状态机,它由状态、转换、事件和活动组成。状态图关注系统的动态视图,它对于接口、类和协作的行为建模尤为重要,它强调对象行为的事件顺序。
5. 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全局和局部
B. 抽象和具体
C. 总体和层次
D. 功能和结构
【答案】A
【解析】软件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其中总体设计属于全局性的设计,详细设计属于局部性的设计,是概要设计的完善。
6. 除( )外都是00A 文档中的图形。
A. 类图
B. 状态转换图
C. 实例图
D. 服务流程图
【答案】C
【解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是确定需求或者业务的角度,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分析业务。在面向对象文档中包括类图、状态装换图和服务流程图。其中类图是对整个系统的描述,也称为OOA 基本模型;状态转换图的描述范围是一个对象,它位于类描述模板的对象级;服务流程图仅描述一个服务,位于类描述模板的最低级别。
7. 在只有单重继承的类层次结构中,类层次结构是( )层次结构。
A. 树型
B. 网状型
C. 星型
D. 环型
【答案】A
【解析】在类层次中,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单重继承,单重继承
的类层次结构表现为树型层次结构。
8. 软件开发过程中,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叫( )。
A. 生存期
B. 面向对象设计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D. 面向对象分析
【答案】D
【解析】面向对象分析过程就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建立对客观世界的精确、简洁、可理解的正确模型,也就是所谓的建模。
9. 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 ,其范围是
考虑一组测试用例:
A. 条件覆盖法
B. 等价分类法
C. 边界值分析法
D. 错误推测法
【答案】C
【解析】输入值的边界是和而设计的测试用例是刚好等输入值的边界和刚刚超越边界值,因此,该方法属于边界值分析法。
10.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程序流程图是逐步求精的好工具 B. 图不可能任意转移控制,符合结构化原则
图都不易表达模块的层次结构 C. 判定表是一种通用的设计工具 D. 程序流程图和
【答案】B
【解析】程序流程图本质上不是逐步求精的好工具,它会使程序员过早地考虑程序的控制流程,而不去考虑程序的全局结构;判定表不是一种通用的设计工具,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使用它能同时清晰地表示顺序和循环等结构;程序流程图不易表示模块的层次结构,
模块的层次结构。
图则可以表示,现从输入的角度。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
二、综合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