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要回答(1)溶胶的

【答案】(1)

电位的定义;(2)去乳化(破乳)的方法。

电位,也称电动电位,是胶体粒子滑动面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2)去乳化的方法有:

①加入不能形成牢固膜的表面活性物质; ②加入能与乳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③加入类型相反的乳化剂; ④加热或加电解质;

⑤物理方法,如通高压电电泳、离心分离等。 2. 将可得到

溶胶。

的溶液,缓慢地加入到

溶液中,

A. 写出胶团结构的表示式; B. 指出胶体粒子电泳的方向; C. 若加入【答案】

溶液过量,

使溶胶聚沉,何者的聚沉能力最强。 微粒表面吸附

离子,反离子为

离子,故胶团结构式为:

B. 胶体粒子向阳极方向移动。

C. 聚沉能力和反离子的电荷数目有关,三者之中

的反电荷数最多,故

的聚

沉能力最强。

3. 如果反应1的活化能大于反应2的活化能,降低温度对哪个反应有利?为什么?

【答案】对反应(2)有利,因为关系可知,降低温度时,

4. 以等体积的团结构示意式,并比较

【答案】因为

溶液混合制备

溶胶,试写出该溶胶的胶

由阿伦尼乌斯方程:

对该溶胶聚沉能力的强弱。

过量,所以胶团的结构式为

聚沉能力最强。

因胶粒带正电,所以

5. 将的油酸在水中乳化为半径为的小液滴,构成乳状液,系统增加界面面积处

于不稳定状态。若此时再加入一定体积的液所起的作用。(已知油酸与水的界面张力为力降低到

皂液就可使乳状液变为相对稳定的状态,试分析皂

加入皂液后可使油酸与水的界面张

【答案】乳化剂稳定乳状液的原因包括:①形成扩散双电层,使液滴间产生静电排斥力;@形成牢固的定向楔界面;③降低界面张力等。

在油酸与水形成的乳状液中皂液的稳定作用主要原因是:,

①皂液作为表面活性剂,将乳化后的油酸液滴包围起来。皂分子的憎水基团与油酸分子接触,亲水基团朝向 水分子而产生静电和空间排斥力、极性基团的溶剂化层产生的斥力。静电力和斥力阻止了高度分散的小油酸液滴 重新聚集成大液滴。

②加入皂液后,

油酸与水的界面张力从

降低到

降低了系统的界

面自由能,也即降低了界面张力。

6. 写出分子的平动配分函数并注明式中各项物理量所代表的意义。

【答案】

其中,为圆周率,m 为分子质量,k 为玻尔兹曼常数,T 为热力

学温度,h 为普朗克常数,V 是分子运动空间的体积。

二、计算题

7. 298 K时,某一电导池中充以

若在电导池内充以(1)求该

容液的解离度;

【答案】(1)电导池系数

可知解离的故解离度为(2)

8. 某一球形胶体粒子,胶粒密度为

胶粒的半径:

时扩散系数为

的KC1溶液(其溶液时,电阻为

,其电阻为)

(2)若该电导池充以纯水,电阻应为若干? 已知这时纯水的电导率为

摩尔数为

求胶粒的半径及摩尔胶团质量。已知

水黏度系数为

【答案】(1)由爱因斯坦-斯托克斯方程可知:

(2)摩尔胶团质量:

9. A (

(熔点

熔点677°C )和B (KC1, 熔点776°C )在高温下可以生成稳定化合物

第二个低共熔点393°C , 组成为处相交。

399°C )和不稳定化合物已知KC1的溶解度曲线与

(2)欲得到稳定化合物(3)组成为为多少?

,它们的固态完全不互溶,可以形成两个低(不相合熔点380°C )溶解度曲线在

共熔混合物,第一个低共熔点351°C , 组成为

,并标出各区相态; (1)请根据上述数据绘出相图(草图)

混合物的组成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纯固体量

2摩尔的混合物从450°C 冷却刚到351°C 时,析出的

【答案】(1)A 和B 的相图如图所示。

(2)欲得到稳定化合物(3)可知,纯固体的量

10.有一单分子气相反应

活化络合物

的速率系数。设

因为设

hv 。

即在数学上可以近似为

已知A 分子是含有n 个原子的非线性分子,

基本振动频率与反应物A 的零点能之差为

试求在

应控制在0.38到0.54之间。

纯固体和

的液相。由杠杆定律

冷却刚到351°C 对,混合物为

【答案】对于非线性分子,用统计热力学的方法计算速率系数的公式为

因为A 与的结构和组成基本相同,所以平动、转动和大部分振动配分函数的贡献都可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