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超电势的存在是否都有害?为什么?
【答案】超电势的存在不都是有害的。
解过程多消耗电能。有害的一而是由于电极的极化产生了超电势,使电有利的一面是可利用超电势的存在实现电解分离,例如可利用在不同金属上的超电势的差异,控制与金属离子的析出顺序。
2. 下图为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装置,实验要求毛细管顶端与待测液面相切。实验时,滴液漏斗工作,体系压力下降,压力计两臂液柱的高度差增大,同时毛细管顶端液面逐步向外凸出,如下图。但是高 度差增大到一最大值后会突然下降,然后再上升,下降,重复以上过程=在最大值出现的同时,会在毛细管顶端 产生一个气泡。请根据表面化学的知识:
(1)解释这一实验现象;
(2)说明这一实验装置测量表面张力的原理。
【答案】(1)当滴液漏斗工作时,体系压力下降,体系压力低于大气压。毛细管顶端液面两边压力不平衡,该液面发生弯曲,弯曲液面的附加压与体系压力方向一致,可以使得液面两边受力平衡,根据公式,此时式子:成立
当压力差增大时,毛细管顶端液面逐步向外凸出,曲率半径下降。但是当液面向外凸出形成半球时,曲率半径达到最小值,此时滴液漏斗继续工作,弯曲液面将破裂,形成气泡,同时压力差达到最大值》
(2)由以上分析可知,
本装置测量依赖如下公式
第 2 页,共 23 页 最大压力差与表面张力成正
比,比例系数为仪器常数,这样通过对一个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样品测量后确定仪器常数,对任一未知样品即可由测量最大压力差确定表面张力
3. 在三氧化二砷的饱和水溶液中,缓慢通入可制备
(1)写出胶团结构式,说明胶粒的电泳方向。
(2)说明电势与表面电势的主要区别及
(3)
电势?
【答案】(1)采用
胶团结构:
(2)主要区别
:
时,才能呈现出
(3)因的物理意义:为稳定剂,即胶粒易于吸附离子带负电。 胶粒带负电。 电势是切动面与液体本体之间的电势差,只有固一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电势的大小反映了胶粒带电的程度,电势越大,表明胶粒带电越多。 可知,中正电势;表面电势(热力学电势)是固体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
胶粒带负电,故起聚沉作用的是正离子。比较电势的物理意义。 何者聚沉能力最弱?电解质引起聚沉是影响斯特恩双电层模型的哪个溶胶,为稳定剂。
离子的价数最低,聚沉能力最弱;
电解质引起聚沉影响电势的大小。
4. 对于只用两个热力学量描述的封闭系统,其p —V 图上任意两条恒温可逆线都不可能相交。这一说法对否?
【答案】对,如果两条线相交,那么两条线具有相同的温度,因而除交点外,同一压力P 时,系统就有两个不同的体积。此时T ,P 都固定,与只用两个独立变量描述系统的假设矛盾。
5. 丁铎尔效应的实质及产生条件是什么?
【答案】在暗室中,将一束经过聚集的光线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个发亮的光锥,称为丁泽尔效应。丁泽尔效应的实质是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可见光的波长在的范围内,而一般胶体粒子的尺寸为当可见光投射到胶体系统时,如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现象,产生丁泽尔效应。
6. 两条可逆绝热线是绝不可能相交的,如果相交了,见下图,将发生什么后果?
【答案】若两条可逆绝热线相交,它们将与可逆恒温线形成循环。设经历图示的可逆循环复原,其中A 为恒温可逆膨胀,且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为:
第 3 页,共 23 页
又因循环后故表明系统从一个热源吸热,并完全转化为功,而没有发生其它变化,这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因而两条可逆绝热线不可能相交。
二、计算题
7. 图为常压下金属A 和B 的固液平衡T-x 相图,
低共熔点对应
(2)绘出 (对应)和的步冷曲线;
(1)请注明11个相区的相态; (3)100mol 组成为a 的溶液冷却时最多可制备多少
(对应. )是A 和B 生成的化合物,
图
【答案】(1)各部分的相组成为
1:液相L ;2:固相A+液相L ;3:液相L+固相4:固相A+固相
5:固溶体I ;6:液相L+固溶体I ;7:固溶体II ;8:液相L+固溶体II ;
9:固溶体1+固溶体II ;10:液相L+固溶体II ;11:液相L+固溶体II 。
(2)
和的步冷曲线如图所示。
冷却后,所处的系统的两相分别为A 和 (3)组成为a 的溶液经
由杠杆定律,两相物质的量之比为
根据物料守恒有
解得
8. 加热固体氯化铵,其平衡蒸气压在分解反应的【答案】
第 4 页,共 23 页 时,分别为 与
求算及和假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