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发展,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这一新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
自扩招政策实施以来,许多有志青年抓住了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扩招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冲击下,我国高校的收费制度出现了变化。从以前的多方面补贴制度逐渐演变成全日制收费制度,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大量交不起学费或者背负沉重经济负担的大学生。在此基础上,贫困大学生问题逐渐产生,并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而愈演愈烈,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就逐渐成为公共视野中急需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贫困大学生问题得到了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在针对贫困大学生问题的解决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贫困大学生低息贷款政策、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绿色通道政策,并且规定各大高校设立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奖学金。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也积极响应,自发的进行爱心募捐活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资金援助和支持。虽然这些政策和举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传统意义上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是很笼统的,在资助过程中并未从性别的角度去考虑贫困大学生的差异,也很少关注贫困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上,资金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杯水车薪,很大程度上并不能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
本文试图把贫困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下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把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从单纯的经济层面提升到包括精神层面的新高度,为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