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东大学音乐理论综合之西方音乐史简编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曲
【答案】1750年前后指一组用同一调性写作的舞曲乐章,其前身是16世纪琉特琴或键盘乐器中成对或成组的舞曲。德国作曲家弗洛贝格尔确立了阿勒曼德一库朗特一萨拉班德和基格四乐章舞曲组曲的体裁形式,对巴赫和亨德尔的键盘组曲有极大影响。法国作曲家库泊兰的羽管键琴组曲包含8~15首小曲,多带有描绘性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蒙妮卡姐妹”等。
2.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答案】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创作的两幕喜歌剧,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戏剧撰台本,剧情为阿尔马维瓦伯爵爱上了巴尔托洛医生监护之下的罗西娜,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帮助下,他成功挫败了医生拆散他们的企图。歌剧充满智慧与情趣,大段使,“罗西尼渐强”式的咏唱,终场重唱将戏剧推向发展的高潮。这是意大利古典喜歌剧的一部力作。
3. 荷马史诗
【答案】《荷马史诗》是形成于约公元前8世纪的两部大型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由盲诗人荷马记载编纂而成。
《荷马史诗》以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取材精要,叙述生动,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一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采用扬抑抑格六音步诗行写作,节奏感强烈,由行吟诗人边弹里尔琴边诵唱,进行口头传播。
4. 西贝柳斯
【答案】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芬兰音乐家。他的代表作品是:交响诗《芬兰颂》《d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西贝柳斯的创作特点是:他的创作涉及了多种体裁,其中器乐方而的成就最突出,尤其是交响乐的创作。西贝柳斯善于制造戏剧性的冲突,他的作品贯穿了芬兰民族雄浑、豪放的气质,描绘了严峻的北国风光,充满了史诗般宏伟的气魄。
5. 弗罗托拉
【答案】弗罗托拉(frottola )于15世纪末产生在意大利北部,它是一种与当时法一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音乐不同的世俗音乐体裁,其在音乐上,采用分节歌形式,词曲按音节处理,节奏鲜明; 在织体上,属于非对位式织体,通常作四个声部的和弦式处理,其中高声部由人声演唱,另外三个声部由乐器演奏; 在内容上以表现爱情和具有讽刺意味的世俗内容为主。
6. 雅那切克
【答案】捷克作曲家。生于摩拉维亚,是民歌的热情收集者,最初以《摩拉维亚民歌集》闻名,而其国际声誉主要系于歌剧,包括《耶奴法》、《卡佳·卡巴诺娃》、《死屋手记》,其他代表作品还有交响诗《塔拉斯·布尔巴》、钢琴曲《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
二、简答题
7. 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有哪些?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发展日渐完善,当时常用的乐器大致分为三大类,即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
(1)弦乐器:
弹拨乐器一一琉特琴(Lute )族是当时最流行的乐器,它可作为独奏乐器或伴奏乐器,而且留下了许多琉特琴乐曲; 弓弦乐器—古提琴家族的维奥尔琴(viol )。
(2)管乐器:
此时最常见的管乐器有短号(cornetto )、小号(tromba )、笛(flauto )、双簧管(oboe )和低音管(fagotto )等。
(3)键盘乐器:
这时的键盘乐器有管风琴(organ )、古钢琴(clavichord )、大键琴(harpsichord )等。其中管风琴在教堂音乐中运用得较为普遍。
8. 简述舒曼和他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述:
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凭借着对钢琴语言的感悟和出众的音乐才华,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艺术歌曲以及器乐曲等; 同时在音乐评论上,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谈到舒曼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他那位可敬可爱的妻子——克拉拉,她在生活上给予舒曼无微不至的关怀,执著不懈地支持丈夫的事业,显示了女性的伟大和一位音乐家对艺术崇高的奉献精神。
(2)代表作品:
①钢琴曲:《狂欢节》《大卫同盟曲集》《童年情景》《C 大调幻想曲》《交响练习曲》《蝴蝶》和《a 小调钢琴协奏曲》。
②乐队作品:四部交响曲。
③声乐曲: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和《诗人之恋》等。
(3)艺术成就:
①舒曼在钢琴音乐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作品洋溢着炽热的浪漫情怀,如《童年情景》《a 小调钢琴协奏曲》等。
②他在艺术歌曲领域的地位仅次于舒伯特,创作了《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等杰作,他的艺术歌曲常常以女性为主人公,采用爱情题材进行创作,对女性的心理描写尤为精致,旋律富有诗意,
钢琴伴奏地位突出。
③作为音乐评论家,舒曼在1834年创建了《音乐时报》和“大卫同盟”组织,以此作为宣扬浪漫主义观念的平台,抨击艺术上墨守陈规、庸俗无味的观点,并向公众推荐了许多“千里马”如肖邦、勃拉姆斯等,他是乐坛上独具慧眼的“伯乐”。
9. 解释序列音乐。
【答案】序列音乐(serialism music)也称序列主义音乐,是作曲方法上按照固定顺序对乐音进行安排的一种音乐。第一首真正的序列音乐作品,一般认为是梅西昂于1949年创作的钢琴曲《时值和力度的模式》。
序列音乐也是“十二音音乐”的一种形式,实际上从20世纪以来,十二音音乐在它的两个发展阶段中存在着不同的含义。
20世纪20年代以勋伯格的作品为代表的“十二音音乐”,将半音关系的十二音任意排列成序,每个音都处干重要地位,在这十二个音未全部出现之前,不能重复其中的任何一音,以其原型及尸种变形:逆行、倒影、逆行倒影进行创作。这也是一种序列音乐,但它的序列手法仅表现在音高上。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序列音乐也是十二音音乐,但它不仅在音高上采用序列手法,而且把表现音乐的节奏、力度、音色等方面也都按序列编排,然后这些序列以变化形式在全曲中重复。实际上,这种序列音乐是前一种音乐的拓宽形式。
为了区别这两种十二音音乐,前者一般被称为“十二音音乐”,后者被称为“序列音乐”、“整体序列音乐”(integral serialism)或“全面序列主义”(total serialism)。
代表人物及作品:梅西昂和他的钢琴曲《时值和力度的模式》、钢琴与管弦乐《异国鸟》; 布列兹和他的女低音与小乐队《无主的锤子》等。
10.中世纪意大利的方言歌由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意大利的世俗音乐主要体现在方言歌曲上,当时方言歌曲的发展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受法国特罗巴多(troubadours )流浪艺人的影响,二是受本地传统舞蹈歌曲的影响。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巴拉塔(ballata ):13世纪在意大利流行的单声部舞蹈歌曲形式,14世纪发展成三声部复调歌曲形式。巴拉塔的歌词内容大多为爱情或道德方面; 二是劳达赞歌(lauda ):它近似于巴拉塔,但歌词内容多与宗教有关,音节式写作,流行于13世纪下半叶,是在教堂之外演唱的宗教歌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