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特征为:呈纽扣状扁圆形,通常一面隆起,另一面微凹;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无臭,味极苦。该药材所含主要化学成分为() A.蒽醌类。 黄酮类。 皂苷类。 生物碱类。 香豆素类。 三萜类。
位于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的耳穴是()。 耳背心。 下耳根。 上耳根。 耳迷根。 耳背沟。
六味地黄丸针对肾阴虚的补泻药对是()。 山萸肉与丹皮。 山药与泽泻。 熟地黄与泽泻。 丹皮与茯苓。 山药与茯苓。
患者男,40岁,农民,因“发热3d”来诊。患者3d前受凉后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剧烈头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2次胃内容物,咳嗽,咳痰。用青霉素治疗3d,未见好转。查体:T39℃,P106次/min,R24次/min,BP130/84mmHg;急性病容;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为明确诊断,应首先考虑的检查是() A.肥达反应。 外-斐反应。 血培养。 颅脑CT。 登革热抗体。 血常规。 胸部X线片。 腹部B型超声。 消化道钡剂造影。
治疗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宜选用()。 神门。 肾上腺。 内分泌。 角窝上。 角窝中。
肿疡的半阴半阳证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