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6室内设计理论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维克多·霍塔
【答案】新艺术运动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之一。1893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出现了欧洲第一座崭新风格的住宅建筑——霍塔旅馆,首次打破古典束缚,尽量避免使用长廊,利用钢铁建筑材料,外观装饰上布满曲媚的线条,曲线流畅,色彩协调,墙面柔和,室内的栏杆、墙纸、地板陶瓷镶嵌、灯具、窗户都采用统一的“新艺术”运动风格。
2. 哥特式风格
【答案】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形象地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尖尖的拱门,有棱筋的弯窿顶,高耸的尖塔,一切都在试图刺破那“不可知的云层的高空”。中世纪最高成就就是哥特式教堂。13世纪后半期,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风靡欧洲大陆。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设计的杰出代表。
3. 约翰·拉斯金
【答案】英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和社会评论家。1869年任牛津大学美术教授,长期从事艺术评论和艺术史研究,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主要著作有《现代画家》、《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等。
4. 国际主义风格
【答案】欧洲的现代主义和美国富裕的社会状况结合形成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马克斯·比尔)、乌尔姆—布劳恩体系的产品设计(兰姆斯)都是其影响下的产物。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
5. 吉斯塔夫·博维
【答案】比利时设计家。主要从事家具设计,喜欢在家具上利用挺拔的弧形造型,注重家其装饰形式与其功能的关系。他设计的家具在风格上酷似中国的明式家具。
6. 科隆论战
【答案】1914年德国工业同盟举办的工业艺术和建筑展览会上的论战。争论的双方是对产品
标准化持否定态度的亨利·凡·德·威尔德和认为工业设计应遵循科学原理、应进行标准化设计的穆特休斯。事实证明,设计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穆特休斯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这场论战也为德国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德国工业同盟在实践中实现了这一主张。这也是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与传统手工艺理论上的最后一次交锋。
7. 包豪斯
【答案】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大工业的发展急需建立新型的设计艺术教育机构,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建包豪斯。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使用较科学方式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强调为大工业生产设计,还注意把教学、实践、销售结合起来,树立整体形象。代表教师有约翰·伊顿、瓦西里·康定斯基等。1933年被迫关闭。但是包豪斯的老师和学生把包豪斯的思想传遍了整个世界。
8. 彼得·贝伦斯
【答案】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艺术先驱。从功能出发,基本上抛弃了繁琐的装饰,强调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在注重功能与技术表现的基础上,追求设计形式的简约。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形象标志,并设计了透平机工厂房,这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建筑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形式,德国现代主义的兴起与其设计实践分不开,他的设计事务所培养了格罗佩斯、米斯、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重要人物,为现代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9. 马里奥·贝里尼
【答案】意大利第二代设计师的杰出代表。不仅致力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还参与了很多大型城市项目,显示出其创作的多面性和多产性。代表作有为该公司设计的漂列打字机和计算机。为日本“山叶”公司设计的台式录音机,成为现代主义产品设计的新模式。1972年竣计的“拉特拉25型”手提式打字机,彻底改变了原来美国体系打字机圆角的基本模式。采用凡何形切割的方式来塑造主体形态,体积轻薄而具有雕塑美感,成为在国际上畅消至今的优秀产品。
10.艾洛·萨里宁
【答案】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师。突破了功能主义的几何形结构,而采用有机曲线造型。其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有机造型色彩,属于比较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如他设计的耶鲁大学冰球馆像一头鲸或龟,而肯尼迪机场的候机大厅则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代表作品有耶鲁大学冰球馆、肯尼迪机场、胎式椅、郁金香椅等。
二、简答题
11.简述包豪斯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案】(1)魏玛时期,时间为1919-1925。设计思想为理想主义,教学特点是双轨制教学。
格罗佩斯任校长,抱着“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思想,担负起培养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使命,他广纳贤能,形式导师和工作室导师共同授课,并开设实习工厂,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由于政府干涉,1925年3月底,包豪斯被迫关闭。
(2)德绍时期,时间为1925-1932。设计思想是共产主义,教学特点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绩。1928年汉斯. 迈耶任校长,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被称为“泛政治”时期。继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力维持学校的运转,开始以建筑为中心的教学改革,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包豪斯被迫关闭。
(3)柏林时期,时间为1932-1933。设计思想为实用主义,教学特点是以建筑为中心。米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但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党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1933年关闭。
12.对“新艺术”运动简要评价。
【答案】(1)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新艺术运动是知识分子中的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贵族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但该运动中产生的大量产品、建筑、室内、纺织品、工业美术品等,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问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2)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种风格。这场运动在欧洲各国产生的背景虽相似,但所体现出的风格却是各不相同的。如果认为新艺术是一个统一的装饰和艺术风格,那就根本不可能廊清其真正面貌。
13.简述巴黎的“新艺术”运动的设计中心。
【答案】巴黎的“新艺术”有几个重要的设计中心——以家具为中心的设计事务所。影响最大者有二;
(1)新艺术之家
1895年出版商萨穆尔·宾在巴黎开办“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出资与几位重要设计家从事“新艺术”设计。萨穆尔·宾对东方的艺术,尤其是日本艺术和日本手工艺非常喜欢,受日本艺术影响较大,强调“回到自然中去”。该事务所设计出的产品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模仿植物的形态和纹样,取消直线,刻意强调有机形态。1905年萨穆尔·宾去世,该组织解散。
(2)现代之家
巴黎“新艺术”第二个重要设计集团。领导者是朱利斯. 迈耶. 格拉斐,热衷于自然风格,1898年在巴黎开设了“现代之家”设计事务所和展览中心,主要从事新艺术风格的家具设计和制作,设计风格和观念与“新艺术之家”基本相似。
(3)六人集团
六人集团成立于1898年,也是巴黎“新艺术”运动一个重要的设计组织,其影响比其他的设计组织要大。由六位松散的设计师构成,但设计理念和风格则比较一致——都强调自然主义、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