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47中外美术简史[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顾陆
【答案】顾陆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顾恺之、陆探微。陆探微的人物画师法顾恺之,顾恺之、陆探微_人画风皆为笔迹周密的“密体”,因而并称“顾陆”。顾恺之用线“紧劲联绵,循环超忽”,如“春蚕吐丝”,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陆探微作画“笔迹劲利”,气势连贯,被称为“一笔画”。代表作有《萧史》、《木雁》等。
2. 石窟寺
【答案】中国石窟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多依山崖开凿,窟前往往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有些依附于寺院。由于古代地面建筑多已毁坏,只保留了洞窟遗迹,故也简称石窟。
3. 四僧
【答案】四僧指清初画坛上四位僧人,即原济(石涛)、主打、朱聋(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他们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绘画中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
4. 马家窑文化
【答案】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它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按时间先后,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彩陶纹饰各具特点,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5. 黑陶
【答案】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汉族制陶技艺,有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
6. 昭陵六骏
【答案】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醋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 躺". “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骤“青雅”、“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完美地表现了唐帝国的时代气魄。
7. 南宋四家
【答案】南宋四家又称“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合称。南宋四家发展出了南宋独具特色的山水画。这种“一角半边”的构图,在画面中留下大片空白,使画面和景物变得更加简洁、主体鲜明突出而意境完整。这是“南宋四家”在总结前人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在艺术上高度提炼得到的构图样式,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的诗意。李唐代表作有《清溪鱼隐图》,刘松年有《四景山水画》,马远有《踏歌图》,夏圭有《溪山清远图》。
8. 博山炉
【答案】博山炉是汉代铜器中一个最具特色的品种。汉代“博山炉”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盖上部雕镂成山岳的样式,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博山炉盖上的山峦群峰中常饰以飞禽走兽,穿插在云气之间,其下承之以人形及盘。山间有孔,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从镂孔冒出,云雾缭绕。炉座成盘形,用以盛水,以助蒸香气。
9. 颧角石斧图彩陶瓮
【答案】颧鱼石斧图彩陶瓮,仰韶文化遗物,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陶瓮绘有鹤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图像组合具有一种主题意念。构图均衡、饱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立性绘画中的珍品。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
10.仕女画
【答案】仕女画是人物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 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中国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到唐代,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魏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藩篱,偏重于表现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单调而悠闲的生活情调。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张首、周昉是唐代最具盛名的仕女画大家,驰誉丹青。张首在盛唐时画贵族人物最负时誉,不仅能够表现上层社会妇女的姿容情态,而且善于巧妙地刻画出“金井梧桐叶落黄”这种宫女被冷落的凄凉情调,如《虢国夫人游春图》卷等。周昉出身显贵,多画宫廷妇女,其风格为优游闲逸,容貌丰肥,衣榴劲简,色彩柔丽,独树一帜,如《挥扇仕女图》卷等。
二、论述题
11.“元四家”是指哪四位画家? 他们在山水画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即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主要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并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善画山水,兼工竹石,以绘画作品
表现其心境和生活情趣。
(1)黄公望雅好书画、音律和散曲,尤以山水画冠绝一时,取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赵孟頫之“古意”,并且细心观察自然,常“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辄即模写”,终于在晚年卓然成一大家,成为元山水画家中最负盛名的一位。黄公望的山水画,整体布局、形象塑造以及用笔用墨都显得冷静沉着、从容不迫,皴点勾染,有条不紊。山村、水居、小桥、流水平平稳稳,统一在和谐宁静的环境中。其传世之作以《富春山居图》卷最为著称,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烟云、山峦、杂树、沙诸和村舍,展现了百里富春苍茫明洁的深秋风光,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的杰作。
(2)吴镇擅画水墨山水和墨竹,善于用湿笔表现山川林木的郁茂景色,笔力雄劲。技法容纳南宋骨体,但又舍弃刚劲而趋于温润,独树一帜,明代沈周、文徵明等人多以他为师。尤喜作渔父图,表现苍茫气象,均为江南名山景色,水墨圆浑苍润,笔法凝练坚实,喜作洒脱流丽的草书题款,史称诗书画三绝,吴镇的绘画,山水、墨竹都有较高造诣。传世作品主要有《秋江渔隐图》、《渔父图》、《竹谱》等。
(3)倪瓒崇尚疏简画法,以天真幽淡为趣,能脱出古法,别开蹊径; 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疏林远帕,浅水遥岑,章法极简,墨色淡简却没有纤细浮薄之感,力求神似。这种“简中寓繁”的风格对明清两代文人画影响极大,明代江南人家以有无倪画来判清浊和雅俗。传世作品有《雨后空林图》、《渔庄秋霁图轴》、《六君子图》轴等。
(4)王蒙乃赵孟烦外孙,家学渊源,绘画工人物,尤擅山水,得外祖点拨,更参酌唐宋诸家,师法造化而独具面貌,喜欢用枯笔干效,创牛毛皱,皴法简练成熟。他的山水布局满而不臃,密而不塞,用笔繁复,富于层次感和空间感,善于表现江南山川的温润感,创造出翡郁深秀、苍茫幽致的境界,如《青汴隐居图》轴、《夏日山居图轴》、《葛稚川移居图》轴等,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元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12.唐代书法的主要成就主要有哪些?
【答案】背景:唐代社会鼎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唐太宗竭力推崇王羲之,并亲为作《王羲之传论》。唐代书法的主要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楷法的确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大楷书家。
①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唐代三大楷书家之一。
a.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b.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c.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②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人,人称颜鲁公,为人忠直,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
a. 擅楷、行书,以大楷著称,浑厚雄强。颜体楷书,于圆满中见筋骨,笔力雄健,力沉势足,大气磅礴,树立了一代新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