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714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责任理论
【答案】社会责任理论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将其称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这一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
2. 群体传播
【答案】群体传播是指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其特点包括:①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 ②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群体意识越强,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 ③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④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往往是开展健康传播的切入点。
3. 新闻传媒的公共性
【答案】新闻传媒的公共性是指新闻媒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传播,是社会的舆论公器,具有塑造公众舆论的作用。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公共机构,新闻媒介必须尽力反映公众的态度与立场,必须维护公众利益。
4. 制播分离、编营分离
【答案】制播分离、编营分离是我国传媒业运行机制上的改革。制播分离是指电台电视台只制作新闻节目以及部分核心节目,大部分节目(主要是娱乐类、社教类节目)由独立制作公司提供。编营分离是指将内容生产(编辑部)和经营活动(经营部)分开,内容生产在不受经营的干扰下独立完成,以保证其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实施制播分离、编营分离有助于确保媒体集中精力做好新闻节目; 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吸纳传媒业特别缺乏的经营人才,引入企业经营的灵活机制,实行真正产业化,从而迅速把传媒业做大做强。
5. 拟态环境
【答案】拟态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
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6. 受众
【答案】受众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它由原始的演讲的听众、戏剧的观众一词演化而来,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受众是新闻媒介积极的参与者,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受众都在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起着各种制约作用。
7. 成舍我
【答案】成舍我是中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24年起,他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形成著名的“世界,,报系,还创办了《民生报》、《立报》等报纸,最终创下资产达数亿美元的成氏“新闻帝国”,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成舍我的报业生涯虽然多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新闻事业起步未久的阶段,但他在许多方面吸收了西方的办报经验,其报业经营主张和新闻思想与现代传播理论不谋而合。尽管成舍我办报也有局限和过失之处,但其办报经验不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繁荣中国新闻报刊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8. 新闻要素
【答案】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间)、Where (地点)、Why (原因),都以W 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W ”。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①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②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③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9. 知识沟
【答案】知识沟是蒂奇诺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即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进而产生了知识沟。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10.露布
【答案】露布是一种布告,早期专用来传播战争捷报。南北朝时,“后魏每征战克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于漆之上,名为露布。”露布一般是写着捷报的大幅帛书,高高地悬挂在竹竿上,将士们擎着它,快马送往京城,沿路民众都可以看到,是我国比较早的向公众发布新闻的形式之一。军事捷报公开张扬,其目的在“欲天下闻知”,鼓舞士气、民气,威慑敌军。
二、简答题
11.简述新闻选择的意义和依据。
【答案】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因为新闻和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以实质上新闻选择就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
(1)新闻选择的意义
新闻选择对于新闻传播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是无须多言的。从新闻传播的数量看,大干世界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实,总比所有新闻媒介能够承载的新闻事实的信息要多得多,对无穷尽的事实除了加以比照和取舍,别无他法。从新闻传播的质量看,传播者和决策人总是以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作为选择新闻事实和新闻作品的首要依据,受传者也总是以自己特定的标准取舍新闻,从而使新闻选择成为不可避免。从新闻媒介的生存发展看,新闻选择是其维护自身机制、安身立命的根本保证。没有正确的新闻选择,新闻媒介既不能满足受传者的需求,又不能完成创办人赋予的使命。
(2)新闻选择的依据
在实施新闻选择过程中,传播者要受到传播环境和传播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传播环境包括媒介生态和传播生态两个方面。媒介生态指媒介生存与运作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国际环境,如经济的繁荣或贫瘩、政治的民主或专制、文化的进步或落后、社会的开放或保守、国际关系的紧张或缓和等。传播生态指新闻体制、法制、规章、社会心理等与传播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条件及交通、通讯、物资供应等同信息物化过程相关的物质条件。所有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与规范着新闻选择的运作。
传播控制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家、政党、社会集团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制裁等手段的控制,也包括社会舆论与行业组织的监管,还包括传媒内部新闻自由体制的调控。
12.举例说明“议程设置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媒介的议程设置就是指媒介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1)“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议论的顺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