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7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心受众

【答案】核心受众是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的标准所划分的一种受众类型。各个单独的媒体和媒体上设置的栏目,都有着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个性风格,这些内容和风格是针对并满足某些相对比较固定、明确的传播对象,这部分受众就是媒体和媒体特定栏目的核心受众。核心受众是媒体需要稳定和竭力争取的最重要的对象,也是媒体的生命线。媒体的内容选择、栏目设置、风格定位等都较多地以核心受众需求为考虑的出发点,进行筹划、设计和编排。所以,新闻媒介各自的传播内容和风格特色的确立,争取了各自的核心受众,而核心受众的兴趣爱好、信息欲求反过来又在不断强化着媒体自身的传播个性。核心受众的确立,在目前受众群体分化与多元的大潮面前,对于新闻媒介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2. 牌报

【答案】牌报(或是旗报)是露布的一种转化形式。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中广泛使用,把起义军的战果和作战情况写在布旗上(称旗报)、木牌上(称牌报),由人手持,沿途供民众阅读。牌报常用来发布有关战争、社会动荡等方面的消息,是我国古时常用的消息发布、鼓动宣传的形式之一。

3. 使用与满足

【答案】这是以“受众”为中心,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它与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理论的国完全不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包括解闷消愁、人际关系、确认自我和监视环境。

4. 网络舆论

【答案】网络舆论可以看作是网民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的意见讨论,大致上会分为信息型的舆论和意见型的舆论,两者有时会交织在一起。它是随着网民数量和质量的不断上升,各种互联网的新型使用形式的传播而出现的。它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信息死角状况,易导致群体意见的极化。

5. 新闻真实性

【答案】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真实性含义的基本要点就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同客观事实相符

合,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要求:①细节准确真实; ②新闻报道的事实和客观的事实总体要一致; ③揭示事物的本质。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6. 遐迩贯珍

【答案】《遐迩贯珍》是鸦片战争后英国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个中文期刊。于1853年8月1日创刊,每月1日出版,发行于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由当时设于香港、旨在向中国传授基督教义的马礼逊教育会出版,该会所办教会学校英华书院印刷。刊登宣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文章,也有少量阐发基督教义的文章; 时事新闻占相当篇幅,大多是报道太平天国运动和小刀会活动; 宣传广告开中文报刊登广告之先河。在新闻编辑上,它以新闻标题简明扼要来反映新闻内容,是中国近代报刊在新闻编辑业务上的一个飞跃。《遐迩贯珍》也是中国最早刊载新闻图片的中文报刊,有科普插图及为配合新闻报道而绘制的插图。

7.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答案】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①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惟一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④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8. 突发性新闻

【答案】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例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空难、火灾、车祸等等),突然爆发的战争,突然生变的政局,不期而至的天灾(地震、海啸、暴风),等等。这类新闻常常是新闻媒介的主角。它有明确的发生时间。

二、简答题

9. 从国家制度上看,新闻体制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新闻体制是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等。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从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新闻体制因各国国情不同而五花八门,但从国家制度上看,大致有二种:

(1)以中国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新闻媒介的特点是:

①新闻媒体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部门,‘般都属国家所有,不容许出现私人垄断,更不容许敌对分了办新闻媒介。②新闻媒介以有利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新闻媒体追求经济

效益,但社会效益始终是它的第一个追求目标。

③“党管媒体”是新闻媒体运行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新闻媒体主要领导的任命权、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重要资源的配置权、重大报道的终审权都由党的领导机关掌控。

(2)以美国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媒介的特点是:

①它们都号称实行新闻自由制度,报刊出版无需仟何审批,新闻报道无需事先审查(战时例外); 任何公民都可申请电视频道、电台频率。

②传媒业只对法律负责,一般政党都不办新闻媒体,除了对外传播机构,政府无权直接干涉媒体的运行。

③公共媒体尤其公共广播电视在西方各国占有一定的比例,但私营媒体在西方各国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

(3)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体制复杂多样,其基本特点是:

①一般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新闻媒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而且除少数国家外,多数国家随着政府更迭,不同政府实行不同的新闻政策,新闻媒介的所有制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②新闻媒介大多数有一定的政府或政党背景。

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发展成为最优先的目标。所以,新闻媒介一般都会把国家发展尤其是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

10.无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曾高举出版自由的旗帜,并充分地利用资产阶级的出版自由。无产阶级政党把争取出版自由作为一项政治要求列入党的最低纲领,夺取政权之后,立即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出版自由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其基本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1)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摆脱“资本的奴役”的自由,是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自由,新闻媒体归全体人民所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一种完全摆脱私人资本奴役的新型事业,它的最根本的特点是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全部掌握在人民手中,它不像资产阶级新闻自由那样,仅仅在法律上承认新闻自由。

(2)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绝大多数人享有的自由,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也属人民所有,人民是新闻事业的主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保证绝大多数人共同享有自由,提倡不分民族大小,不分宗教信仰,不分财产多寡,不分文化高低,都平等地享有新闻自由权利,这是真正的自由。

(3)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自由。

任何国家的新闻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自由。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服从国家安定团结、改革开放的大局。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它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前提,是我们辨别大是大非的政治标准。

(4)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处在发展过程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