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661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糖体

【答案】核糖体

由蛋白质和 ,是几乎存在一切原核与真核细胞内(除极少数高度分化的细胞外)的指令由组成的没有被膜包裹,呈颗粒状的细胞结构。其唯一功能是按照

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多肽链。

2. 检验点

【答案】

检验点又称限制点,指细胞对一些环境因素有一敏感点,可以限制细胞通过周期,是控制增殖的关键。

3.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答案】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指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其具有高度特异性,是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与其相应的配体特异性的结合来实现的。如细胞摄取胆固醇过程就是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4. cyclin

【答案】cyclin 的中文名称是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是一种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能与CDK 激酶的催化亚基结合,协助蛋白激酶完成催化功能,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是浮动的,呈周期性变化,在不同周期,有着不同的浓度。

5. 细胞工程

【答案】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的生物工程中,应用细胞培养、细胞分化的定向诱导、细胞融合和显微注射等技术,使细胞获得新的性状以及创造新的生物品种的现代生物技术。

6. 阻遏

【答案】阻遏是指基因的表达在信使合成(转录)阶段为特异的调节因子(阻遏物)所抑制,使细胞内特定的酶或酶系合成率降低的现象。当特定的代谢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增加时,阻遏物就被活化,而相应结构基因群(操纵子)的特异物质的产生就受到抑制。

7.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答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是指当供体发射的荧光与受体发色团分子的吸收光谱重叠,并且两个探针的距离在l0nm 范围以内时,产生的一种能够用于检测活体中生物大分子纳米级距离和纳米级距离变化的有力工具,可用于检测某一细胞中两个蛋白质分子是否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8. synapsis

【答案】synapsis 的中文名称是联会。联会是指减数分裂前期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来自父母双方的同源染色体逐渐靠近,沿其长轴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联会形成四分体,由两条染色体共四条染色单体组成。

9. 微管相关蛋白(MAP )

【答案】微管相关蛋白(MAP )即微管结合蛋白,是指一些与微管密切联系,附着于微管多聚体上,参与微管装配并能增加微管稳定性的蛋白,包括

和树突的不同形态。

10.中间体

【答案】中间体蛋白等。微管相关蛋白多分布于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中,一般认为与骨架纤维间的连接有关,可能决定了轴突 是指在分裂沟下方,除肌动蛋白之外,还有微管、小膜泡等物质聚集,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致密层。

二、简答题

11.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及其调节。[南京师范大学2004研]

【答案】(1)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

G 蛋白能够将受体接受的信号传递给效应物,产生第二信使,进行信号转导,某些G 蛋白还可直接调节某些离子通道的通透性。

(2)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调节

G 蛋白由三个不同亚基组成。配体和受体结合,诱导GTP 与G 蛋白结合的GDP 进行

水解为^后,则处于失活状态。 交换,GTP 结合的G 蛋白处于活化状态,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下游分子如腺苷酸环化酶。G 蛋白a 亚基具有内源GTP 酶活性,当

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cAMP 信号通路,另有一条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前者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偶联的G 蛋白,G 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信使cAMP ,引发下游细胞事件。后者也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偶联的G 蛋白,活化的G 蛋白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 ,使水解为和DAG 两个第二信使,可动员细胞办释放,DAG

,分别激发细胞的下游事件,又称“双信使系统”。 可激活蛋白激酶C (PKC )

12.简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答案】有丝分裂过程分为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末期和胞质分裂。

前期:染色体凝集,核膜解体及核仁消失。

前中期:核膜破裂,纺锤体开始组装。中期: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

后期:中期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相互分离,形成子代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运动。

末期:子核形成。

胞质分裂:开始于细胞分裂后期,完成于细胞分裂末期

13.概述细胞周期蛋白B 在分裂后期的降解途径、机理和调控因素。

【答案】(1)细胞周期蛋

白B 降解途径

细胞周期蛋白B (cyclinB )在分裂后期的降解是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蛋白质的泛素化需要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 又称泛素载体蛋白)和泛素连接酶(E3)的先后催化来完成,具体过程如下:

①E1活化泛素分子;

②泛素分子转移至E2;

③E3催化形成异肽键;

④IE 蛋白(cyclinB )被泛素化;

⑤蛋白酶体识别泛素化靶蛋白、A TP 水解驱动泛素移除、靶蛋白解折叠转入蛋白酶体核心内被降解。

(2)周期蛋白B 在分裂后期降解的机理

染色体与纺锤体结合后,Mad2从动粒上消失,对Cdc2的抑制解除,Cdc2是后期促进复合物APC 的正调控因子,因而能激活APC , APC 是一种泛素化途径中的E3连接酶,促进cyclinB 的降解。泛素化途径通过E1、E2、E3三个酶对需要降解的蛋白质打上多泛素链标签,具有这个标签的蛋白质最终被蛋白酶体水解。

(3)周期蛋白B 在分裂后期降解的调控因素

的调控因素包括其自身的破坏框和APC , 其自身破坏框氨基酸残基的突变或者APC 的突变都能使的降解被阻断。

14.真核细胞为何要进行蛋白质的分选

的膜泡分选运输方式?说明它们的作用及其机制。

【答案】(1)真核细胞进行蛋白分选与转运的原因

真核细胞内含有大量蛋白质,除了线粒体和叶绿体能合成少量蛋白质外,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然后转运至细胞的特定部位,也只有转运至正确的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物,才能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2)膜泡运输方式

①网格蛋白包被膜泡

a. 作用

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 向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中也负责将物质从质膜运往胞内体,以及从胞内体到溶酶体的运输。

b. 作用机制

TGN 腔内的特异性分子被浓缩进网格蛋白包被膜泡,一旦从TGN 区出芽形成转运泡,则网

与转运?目前已知在细胞中有哪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