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液芯波导光度分析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关键词:液芯波导 光强技术 光强差技术 光度法 食品安全

  摘要


本论文由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详细介绍光导纤维(Optical fibre)和液芯波导(Liquid core waveguide, LCW)原理,主要综述了液芯波导技术在分析化学十多年来的应用及发展情况。第二部分报告了光强(光强差)技术必须与液芯波导技术联用才能实现高灵敏度的实验原理,及其在食品安全(有机磷农药残留、防腐剂、漂白剂等)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四部分:
1、采用超高亮红色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作光源,使用9 cm液芯波导管和光强测量技术测定痕量有机磷农药。利用紫外光、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催化下,过硫酸钾作为氧化剂将有机磷农药残留消解为磷酸盐,而磷酸盐在酸性条件下10 min可与钼酸盐、铋盐、抗坏血酸形成铋磷钼蓝离子缔合物(铋磷钼蓝法),测定线性范围的下限及检出限比经典的分光光度法均下降了1000倍。其线性范围为2.0×10-11 ~ 8.0×10-10 g/mL,检出限为7×10-12 g/mL,RSD (n=11,1.0×10-10 g/mL)< 1%。
2、采用超高亮绿色发光二极管作光源,使用8 cm液芯波导管和光强差测量技术测定食品中亚硝酸根。分析采用国标GB/T 5009.33-2003方法,线性范围的下限及检出限比经典的分光光度法均下降了1000倍。其线性范围为4.0×10-11 ~ 4.0×10-9 g/mL,检出限为2×10-11 g/mL,RSD (n=11,8.0×10-10 g/mL)<1%。
3、采用超高亮绿色发光二极管作光源,使用9 cm液芯波导管和光强差技术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痕量亚硫酸根。分析采用国标GB/T 5009.34-2003方法,线性范围的下限及检测限比经典的分光光度法均下降了1000倍。其线性范围为1.6×10-11 ~ 1.6×10-9 g/mL,检出限为5×10-12 g/mL,RSD (n=11,1.6×10-10 g/mL)< 1%。
4、采用超高亮红色发光二极管作光源,使用9 cm液芯波导(LCW)管和光强差测量技术测定痕量甲醛。分析采用国标GB/T 18204.26-2000方法,线性范围的下限及检测限比经典的分光光度法均下降了1000倍以上。其线性范围为1.0×10-11 ~ 1.0×10-9 g/mL,检出限为7×10-12 g/mL,RSD (n=11,1.0×10-10 g/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