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民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一个社区内有一个集团。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 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侮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 (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

(2)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电视小时数?

【答案】(1)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即有:

,即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为87.5小时。 解得:T=87.5(小时)

(2)作为私人物品来说,在完全竟争市场上,个人最优数量要求满足个人边际支付意愿等于物品的边际成即有:

解得:。 ,这就是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的电视总量。 总量

2. 试述完全竟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答案】(1)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在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产品和

,边际成本是“边际要素成本”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因此,一般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

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

,而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积)。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即。

3. 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 为什么它很少具有实际意义?

【答案】一般均衡论企图证明:供求相等的均衡不但可以存在于单个的市场,而且可以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市场。但是,一般均衡论的证明要依赖于一些极为严峻的假设条件才能成立。这些假设条件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并不存在。假设包括:

(l )完全竞争的假设。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这种市场。

(2)回避规模收益递增的假设条件。在现实的世界中,虽然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和不变的情况,但收益递增的事例大量存在。事实上,递增的情况很可能占有决定性的地位; 世界各国的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的事实可以证实这一点; 企业规模的扩大正是为了取得收益递增的有利之处。因此,排除收益递增的情况的假设条件不但不符合事实,而且还和事实背道而驰。

(3)拍卖人的假设。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都只有依赖于这一假设,才能保证均衡价格的存在。其原因之一在于:这一假设条件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当他喊出能使供求逐步趋向于相等的调节价格时,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这一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一般均衡论要求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从以上三个假设被违反的例子中可以看到,既然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假设条件脱离现实已经达到很严重的程度,那么,该理论根据这些假设条件所取得的成果也必然是脱离现实的。

4. 假定某厂商的生产技术给定,在该生产技术下可以采用四种生产方法来生产2000单位产量,如表所示。

(1)请剔除表中无效率的生产方法。

(2)“生产方法B 是最有效率的。因为它所使用的资源总量最少,只有660单位。”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3)在(1)中剔除了无效率的生产力一法后,你能在余下的生产力一法中找出有效率的生产方法吗? 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在表中的四种生产方法中,方法C 显然是无效率的,应该首先被剔除。其理由是,将方法C 分别与方法A 、B 、D 相比较,方法C 使用的劳动量都是最多的,方法C 使用的资本量人于方法A 、B 但等于方法D ,所以,方法C 肯定是无效率的。

(2)此说法不正确。因为劳动和资本是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数量是不可以加总求和的。因此“资源总量为660单位”是一种错误的计算结果。

(3)在(1)中剔除了无效率的生产方法C 后,在余下的三种生产方法A , B , D 中,根据表中现有的数据,无法找出有效率的生产方法。

原因在于:①将这三种生产方法按D 、A 、B 排列,会发现劳动使用量是不断增加的,而资本使用量是不断减少的,这说明两种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直接判断哪一种生产方法是有效率的;

②从生产技术的角度讲,在产量给定的条件下,有效率的生产方法应该是生产成本最小的生产方法,也就是说,该生产方法能够实现给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这就不仅需要知道两种要素的使用

,而且还需要知道两种要素的价格,并据此计算出每一种生产方法的成本,即量(如表中的数据)

根据

产方法。

来计算余下三种生产方法的成本,其中成本最低的生产方法将是有效率的生

二、论述题

5. 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曲线如图所示,试问:

短期成本曲线

(1)这一成本曲线的假定前提是什么?

(2)短期边际成本函数是什么? 它说明了什么?

(3)假定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成本函数都是C=Q+100。此时,在一个占有40%市场的企业与一个占有20%市场的企业之间,哪一个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 是多少?

(4)有人认为该企业的产量水平越高,企业的利润也越高,这种想法正确吗?

【答案】(1)该企业的成本曲线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即具有

程形式。假设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那么根据成本方程的线性方,均衡劳动量与产量存

在线性关系,即L=c+dQ,因此该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劳动量的线性函数,劳动边际产量为一常数。

(2)该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100+Q,边际成本MC=1,表明增加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追加总成本恒为1。

(3)占有40%

市场份额的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平均成本函数

。根据短期平均成本函数表达式可知,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降低。占有40%

市场份额的企业的生产量大于占有20%市场份额的企业,因此其平均成本更低。所以,占有40%市场份额的企业的平均成本比占有20%市场份额的企业更低。

(4)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企业利润为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在市场需求(进而总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无法确定利润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