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专业硕士]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透析(dialysis )。

【答案】透析是指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2. 离子载体。

【答案】按照被动转运方式转运离子的小的疏水性分子,可溶于膜脂双层中。大部分离子载体是微生物合成的,其中有些已被用作抗生素。离子载体包括载体性离子载体和通道形成性离子载体。

3.

复制叉

【答案】

复制叉是指 复制时,

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

解旋,

同时合成新的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链。 的Y

型结构。在复制叉处作为模板的双链

4. 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repair )。

【答案】重组修复是指先复制后修复的损伤修复方式。在损伤位点下游重新启动DNA 合成,在子链DNA 上留 下一段缺口,然后通过同源重组将与子链DNA 序列一致的母链DNA 上的同源片段交换到子链DNA 的缺口处,填补子链缺口,再由DNA 聚合酶和连接酶填补母链上的缺口。重组修复可以克服DNA 损伤对复制的障碍,得到一分子正常的子代DNA 和一分子保留了损伤的子代DNA ,经过多轮复制后损伤DNA 在子代DNA 中所占比 例越来越小。

5. 小分子核内 RNA (small nuclear RNA, snRNA)。

【答案】小分子核内RNA 是指真核生物细胞核内一些序列高度保守的小分子RNA , 富含U ,与蛋白质构成复合 物snRNP , 参与mRNA 前体的拼接。

6. 单纯蛋白质(simpleprotein )。

【答案】单纯蛋白质是指只由氨基酸组成,不含氨基酸以外的其他化学成分的蛋白质分子,例如:核糖核酸酶、肌动蛋白等。

7. 活性蛋氨酸。

【答案】活性蛋氨酸又称S-腺苷甲硫氨酸(SAM ),是一种活性甲基供体。是ATP 与蛋氨酸在酶的催化下生成的。

8. 级联放大作用。

【答案】级联放大作用是指在激素作用过程中,信号被逐级放大,最终使生物学效应大大增强的作用。

二、问答题

9. 简述胆红素的生成及正常代谢过程。

【答案】(1)胆红素的生成:胆红素是血红素的代谢产物。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释放出C0,形成胆绿素。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还原生成胆红素。

(2)代谢过程: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清蛋白的结合而运输。血中胆红素可被肝细胞表面特异受体摄入肝 细胞,与胞浆中的两种载体蛋白形成复合物,进入内质网。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生成葡萄糖醛酸胆 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水溶性强,毒性低,可随胆汁排入小肠。入肠道在肠菌的作用下,脱去葡萄糖醛酸基,还原成胆素原。胆素原在肠道下段接触空气氧化成相应的尿胆素、粪胆素,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肠道中约109T20%的胆素原可被肠道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少量经血液入肾随尿排出,再被氧化成胆素,胆素呈黄褐色,是粪便和尿的主要颜色。

10.概述B 族维生素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B 族维生素主要以辅酶形式参与糖代谢的酶促反应过程,当其缺乏时会导致糖代谢障碍。

(1)糖酵解途径,甘油醛-3-磷酸脱氢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时需要维生素PP 参与; (2)糖有氧氧化,

丙酮酸及旷酮戊二酸氧化脱羧需要维生素和硫辛酸参与;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需要维生素参与; 维生素维生素PP 、泛酸

(3)磷酸戊糖途径,Glc-6-P 及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需要维生素PP 参与;

(4)糖异生途径中需要维生素PP 及生物素参与。

11.生产中将蔗糖酶称为转化酶,因为蔗糖酶水解蔗糖时,蔗糖溶液的旋光度发生变化,由正变负。请问为什么?

【答案】蔗糖的为+66.5°, 经水解后,由于水解产物果糖的为一92.4°,比另一水

+52.2°的绝对值大,因此使水解液具有左旋性。 解产物葡萄糖的

12.目的DNA 片段的获得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答案】获得DNA 片段的主要方法有:(1)化学法直接合成基因;(2)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3) 从cDNA 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4)通过PCR 直接扩增出目的基因。

13.有一蛋白质,在某组织内含量很低,很难分离提纯,现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并从其他实验室要来该蛋白质的抗体,问用哪些实验方法可以初步证实组织内的确含有该蛋白质?

【答案】先根据这种蛋白质的分子质量,选用一定浓度的聚丙烯酰胺作用分离胶,用SDS-PAGE 分离从该组织中提取到的蛋白质。然后,用蛋白质印迹技术,转移到特定类型的薄膜上,最后用酶联抗体进行检测,观察一种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条带是否呈阳性反应。如果呈阳性反应,则初步证实组织内的确含有该蛋白质。

14.分析2, 4-二硝基苯盼解偶联的机理。

【答案】解偶联剂是一类阻止线粒体中A TP 合成,但不影响电子传递的物质。解偶联剂可以提高线粒体内膜对

要是以的通透性,减低梯度。在生理pH 条件下,形成二硝基苯酚的分子式主的质子化形式进的阴离子形式存在,

它可以携带

入线粒体内膜,释放质子后,又以阴离子形式返出线粒体,以便再次运输质子进入线粒体,在此过程中消除了的线粒体内膜两侧的梯度。

15.为什么糖原降解选用磷酸解,而不是水解?

【答案】糖原磷酸解时产物为葡萄糖-1-磷酸,水解时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1-磷酸可以异构为葡萄糖-6-磷酸,再进入糖酵解途径降解,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降解时,首先需要被激酶磷酸化生成葡萄糖-6-磷酸,这一步需要消耗A TP , 因此糖原选择磷酸解可以避免第一步的耗能反应。

16.请你解释下列现象:细菌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天冬氨酸一氨甲酰转移酶,而人类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酶主要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答案】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参与两种物质的合成,即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和精氨酸的生物合成(或尿素循环)。在细菌体内,由于细菌无细胞器,嘧啶核苷酸和精氨酸的合成发生在相同的地方,若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 天冬氨酸一氨甲酰转移酶,则该酶对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控制将会影响到精氨酸的正常合成。而人细胞中有两种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一种位于线粒体内参与尿素循环或精氨酸的合成,另一种位于细胞质,参与嘧啶核苷酸合成。

三、论述题

17.蛋白质分子变性与核酸分子变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引起蛋白质和核酸变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原理是什 么?它们变性后进行复性的方法分别有哪些?

【答案】蛋白质变性作用的机理是蛋白质分子中的次级键被破坏,从而引起天然构象的解体,但主链结构中的共 价键并没受到破坏。蛋白质变性主要是次级键如氢键、盐键、范德华力等遭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变化,蛋白质 生物活性散失。核酸的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它们之间的区别 是破坏的作用力,前者是次级键,如氢键、盐键、范德华力等遭到破坏,而后者仅为氢键。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如热、紫外线、高压和表面张力等;

化学因素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