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健康管理学院)828公共政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沉淀成本

【答案】沉淀成本是指政策实施中己经投入且无法挽回的成本。面对高昂的沉淀成本,决策者往往进退两难。一方面,政策己经被证明为无效的或失败的,继续投入资金只会扩大损失; 另一方面,如果放弃,那么己经投入的巨额资金将因政策的终止而付之东流。对决策者来说,不计较政策目前的效果,让其再持续一段时间以观后效,似乎是明智而保险的做法。

2. 政策执行手段

【答案】公共政策执行手段是指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为实现政策目标、落实政策内容所采用的政策工具、中介途径与措施方法的总称。行政管理机构的实施活动依靠的不仅仅是该机构官员的态度和动机,以及外部的压力,而且取决于该机构所能获取的政策实施技术。可以说,政策执行手段选择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政策执行主体执行力的大小。行政执行的手段包括: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说服引导手段:⑤技术手段。

3. 系统理论

【答案】政策分析的研究方法或观点有五种:系统理论、团体理论、杰出人物《精英)理论、过程理论、制度理论。系统理论山戴维·伊斯顿等人提出,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公共政策问题,将公共政策看作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要求的反应。或者说,将公共政策看作是政治系统的输出。系统途径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

4. 结构不良问题

【答案】结构不良问题是指包括具有无法确定、难以进行连续排列的价值观的不同决策者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目标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冲突,无法达成共识,对政策选择及其后果也难以确定,无法估计风险程度。结构不良政策问题的原型是完全不具有传递性的决策问题,即没有哪一个较其他的政策问题更可取,人们很难提出满意的政策问题。

5. 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是指社会群体中所有个体的个人福利的加总。福利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从个体的角度讲,福利是指个体从消费各种私人的或公共的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幸福感。而

个人福利的加总也就是社会福利。简单地讲,“加总”是指综合各个分散的个体的意见从而得到总体的意见的过程。然而,也正是这一“加总”的过程使得“社会福利”成为一个复杂的、缺乏可操作性的概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在“加总”的具体方法上存在巨人的争议。然而面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的不同,加总的方式势必会引起较大的争议,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权数组合(除非回到所有人的权数都相同的简单加总方式),按照这种意见所得到的社会福利标准显然不同于一视同仁式的简单加总方式。

6. 政策方案优选

【答案】政策方案优选,又称政策方案的抉择,是指决策系统对政策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之后,选择或综合出一个最理想的方案的过程。政策方案优选的标准主要包括效益、效率、充分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适当性标准。

二、简答题

7. 试分析应用德尔菲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1)德尔菲法的含义

德尔菲法是一种获得、交换和发展关于未来事件的灵通信息的直觉预测程序,其过程是“利用一系列简明扼要的问卷和对所获得意见的有控制的反馈,从而取得一组专家的最可靠的统一意见”。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采用通讯方式分别将所需解决的问题单独发送到各个专家手中,征询意见,然后回收汇总全部专家的意见,并整理出综合意见。随后将该综合意见和预测问题再分别反馈给专家,再次征询意见,各专家依据综合意见修改自己原有的意见,然后再汇总。这样多次反复,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果的决策方法。德尔菲法的特征有:

①资源利用的充分性。由于吸收不同的专家与预测,充分利用了专家的经验和学识。

②最终结论的可靠性。由于采用匿名或背靠背的方式,能使每一位专家独立地做出自己的判断,不会受到其他繁杂因素的影响。

③最终结论的统一性。预测过程必须经过几轮的反馈,使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同。

(2)德尔菲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德尔菲法的应用强调如下五个基本原则:

①匿名性——所有专家分别以个人作答,他们的匿名性得以严格保密;

②循环反复——个人的判断被汇集加总,并在一个系列的过程(两轮或两轮以上)中发回给每个参与的专家,因此,允许相互学习和修改先前的判断;

③有控制的反馈——汇集起来的判断的交流以对问卷作答的总结性测量的形式出现;

④统计性的小组答案——个人的应答用向心趋势(中位数)、中趋势(dispersion )和频率分布的形式加以表述;

⑤专家共识——宗旨是创造特定的条件,让专家在这些条件下能达成某种共识,作为问卷调查的最后和最重要的产品。

8. 如果某个数据分布满足正态分布,如何利用Excel 来估计标准差?

【答案】在Excel 中,选定函数STDEVP ,输入每个数据,点击确定即得估计标准差。

9. 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答案】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广播、报纸、电视、书刊、电影、国际互联网等传播工具。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对公共政策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众传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传播公共政策信息,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

大众传媒可以将政府的政策意图自上而下地及时、迅速、广泛、有效地告知公众,同时也可以把民情民意自下而上地告知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客观依据。大众传媒是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双向信息沟通的重要媒介,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途径。

(2)引导社会舆论,影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

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自己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和对新闻事件的分析、解释,引导和控制公众舆论的焦点和走向,使人们按照大众传媒给每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次序来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大众传媒通过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从而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

10.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

【答案】(1)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①政府被称作第一部门。其主要特点包括:a. 它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b. 它由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或组织)组成; c. 它在提供物品(或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日的; d. 它通过合法地行使强制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②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日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等。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非营利组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

(2)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

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既存在差异又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①政府从非营利组织输入信息;

②非营利组织从政府输入信息;

③政府以公平仲裁者的立场、态度和方法来化解、处理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矛盾,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基本的社会秩序,并以此实现各社会团体的有益互动。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既有密切联系的一面,也有彼此存在矛盾的时候:政府管理过强、力度过大,对非营利组织结社自由是一种限制; 而放任不管,管理过轻,则容易造成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消极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