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答案】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一个人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并非只有坦途与成功,也可能遇到挫折与失败。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所承担的任务与以往不同了,但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同样需要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像他们一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对挑战的坚强意志。

2. 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职业观?

【答案】(1)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近几年,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②就业机制有待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还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

③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当前在就业问题上,一些人的就业观念仍然滞后,缺乏到基层和农村择业

创业的积极性,或者不从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出发,就业期望不符合实际。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即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更需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 创业是指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 ①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a.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职业活动不仅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也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树立崇高的职、IV 理想,不仅是为了拓展职业的价值领域,更是为了提升人生观、价值观的境界。

b.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择业的标准是什么,择业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人们在择业时应首先明确的。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鹜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

c.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择业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就应当树立独立生活意识,克服消极依赖思想,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

②大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a. 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择业是起点,创业是追求。创业是拓展职业生活的关键环节。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中,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甚至还能帮助别人就业。

b. 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创业艰苦磨难多。因此,只有创业的思想准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创业勇气,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和成功创业。勇于创业己经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一个目标。

c. 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大学生在创业的问题上除了要具有立足创业、勇于创业的思想准各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3. 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答案】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掌握并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锤炼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①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②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

③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④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⑤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大学生应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①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

②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

③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是从最基础、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具体化,与己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是从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进行的新的扩展和完善。这是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通俗易懂、简明易行,有利于公民道德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4.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 为什么?

【答案】思考这样的问题有主要意义,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炼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古今中外众多创造了辉煌壮丽人生的志士仁人,多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从而在面对人生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力一向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挺而走险、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业有成者,无不是在正确的人生目的支配下,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以追逐个人私利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以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尽义务为无价值、无意义的人生。

思考人生目的,以及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许多人讲“实际”,为了更好地应对整个社会对我们的考验和挑战,思考人生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