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615新闻传播史论之西方新闻事业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世界新闻报(英国)

【答案】《世界新闻报》创办于1843年,是一份星期日报纸,1969年易主澳大利亚报业主鲁伯特·默多克(RupertMurdoch )。集中报道1周以来的体育新闻、黑色与黄色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冲击视觉,使得该报得到了迅速发展,发行量达到500万份,成为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2011年7月,《世界新闻报》陷入窃听丑闻,记者对被绑架小女孩米莉·道勒手机语音信箱进行窃听,并私自删除了其中的部分留言,十扰了警方破案的视线,最终导致道勒没有被及时营救而遇害。《世界新闻报》的窃听行为引起公众的不满与愤怒,在各方压力之下,不得不于2011年7月停刊,默多克在英国的传媒帝国遭遇滑铁卢。《世界新闻报》的停刊引发了人们对新闻从业者伦理底线的追问,不能伤害普通人的个人隐私被再一次强调。

2. 法新社

【答案】法新社全称法国新闻社,是在哈瓦斯社原有社址、设备和人员的基础上于1944年9月建立的。当时为官方通讯社,1957年改为独立的公共企业,完全按商业法经营,但财政赤字由政府各部门分担,仍具有半官方性质。该社业务机构分为新闻部、总务部和技术部,在国内26个地区设有分社,在165个国家派驻记者。经费主要来源包括政府补贴性订费,报刊、电台、电视台订费和私营机构、企业订费。法新社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进行信息技术革命,80年代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1991年同英国金融时报集团联合推出英语经济信息专线,打破了路透社独占伦敦市场的局面。

3. NHK

【答案】NHK 是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一一日本广播协会的简称,创建于1926年,战后重新改组。1953年开播电视以前,该机构一直经营广播业,现在主要力量己转向电视。按照日本《广播法》的规定,NHK 是实行自主经营的“特殊法人”,它在承担法律规定的职责和义务的同时,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不以赢利为目的。NHK 是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经营委员会,其成员由首相提名,经参众两院同意后任命,任期三年。NHK 包括三套广播网:第一广播网以新闻时事为主,其次是文化和娱乐节目; 第二广播网以知识教育为主,其次是文化和新闻时事; 第三广播网是调频广播,以文化娱乐节目为主,也有新闻时事节目。此外,NHK 还有两套电视网:一套为综合频道,一套为教育频道。从总体上看,NHK 的节目内容比较严肃、正统,新闻报道方面力求准确、公正,注重时效性,娱乐题材尽力避免庸俗化,在世界电视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4. 《印度时报》

【答案】《印度时报》于1838年在孟买创办,原名《孟买时报》,1861年改为现名。该报属于达尔米亚一贾殷财团所有,在孟买、新德里、阿默达巴德等城市出版。该报新闻详尽,文字严谨; 政治上支持国大党,主要读者有社会中层知识分子和海外印侨。印度时报系有29种出版物。其中用印地文出版的《新印度时报》发行50多万份。

5. 《金字塔报》

【答案】《金字塔报》是埃及出版的非洲第一大报,是一份国}示胜的阿拉伯文日报,1875年由塔克拉兄弟创办于亚历山大,后迁至开罗。该报最初为周报,是第一家不受政府资助的报纸,商业化经营,模仿英美大报。海卡尔任总编后使《金字塔报》达到了巅峰,力求客观和深度报道,建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战略研究中心”,向此报提供新闻报道背景材料和研究性文章,60年代成立“金字塔报广告社’,,出版《金字塔经济学家》和《国际事务》,并建立海外发行系统,1988年被“世界报纸指南组织”评为最佳国际报纸。

6. 网上自生媒体

【答案】应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的在线媒体可以分为两种一一“上网媒体”和“网上自生媒体”。所谓网上自生媒体,只在互联网上提供新闻服务,形式包括各种新闻组、网络杂志、网站中的新闻频道等。通过这种媒体形式传播新闻信息的有个人和各种非传统新闻机构。

7. “黄色报纸”

【答案】“黄色报纸”是指刊登黄色新闻的报纸。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他们经常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 滥用照片,以至偷窃和伪造照片; 采用种种欺骗手法,如捏造访问记和新闻报道,歪曲性的标题,假科学,假学术; 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 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遭受的欺辱。刊登这类新闻的报纸被称为“黄色报纸”。

二、简答题

8. 简要分析评价英国新闻史上的“知识税”的产生背景、作用与影响。

【答案】“知识税”又称“印花税”,是18世纪初英国政府对报纸、广告、纸张等印刷品所征收的一种税金。

(1)“知识税”的产生背景

自1694年专制的许可法及出版法案失效后,英国的新闻传播界便又出现了1640年革命时期的那种自由局面一一当局者称之为“混乱的局面”,女王、政府及宗教当局不断受到报刊攻击。部分出版商、书商和报刊发行人要求政府结束这种无序状况,以保护他们的利益。官方亦倾向于采取一种有效的管制方法来调控社会舆论。但由于旧有的出版垄断和特许制度已无法恢复,于是,

在这种背景下,当权者产生了用经济手段来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调控的“印花税”法案。

(2)“知识税”的作用

政府通过向报刊征收纸张税和发行税而不直接干涉报纸的编辑内容,以高额税收来加重报刊的财政负担,使其被迫抬高报价,就可以一方面使一般民众失去阅读报刊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专制的恶名,还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可谓“一石三鸟”。当权者利用知识税有效地控制了言论。

(3)“知识税”的影响

总体来看,印花税法案的实施在英国新闻史上产生了三方面的重大影响:

①对报刊编辑形式的影响。由于印花税法案规定报纸超过一张(4页)而不及六张者,每期每张付税二先令,故各报纷纷增刊至一张半(6页)的篇幅。由于篇幅增大了,编辑们为填满报纸,大量使用大字号、长标题、长篇社论、宽边宽栏,以及增加专稿和政论文章的方法来填充版面,致使报纸版面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杂志周刊的老板也多数通过超出6张篇幅,杂志书籍化的形式发售逃税。这也迫使编辑们增加各种论说、评论文字,或者创办刊期较长的刊物,从而形成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政论性杂志。

②逐步形成了政府对报刊的秘密津贴制度。在野党和私人报刊尽量设法逃税,而执政党和支持当局的官方报刊为表率天下,只好担负起了重税的大部分,被压得苟延残喘、难以为继。政府为清除此弊、支持喉舌,又逐渐形成了向支持政府的报刊发放秘密津贴的制度。

③促成了英国地方报业的产生与发展。在1694年出版法案废止之前,英国地方各郡很少办有自己的报纸,人们习惯于阅读伦敦报刊。印花税出笼后,伦敦报价猛涨,地方各郡难以承受,才纷纷创办各类周刊,免费摘录伦敦消息,廉价发行,以满足地方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形成了英国地方报刊的萌芽。

9. 简述尼日利亚报刊事业的发展。

【答案】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1997年为1.05亿。它是非洲古国,19世纪沦为英国殖民地,1960年获得独立,1963年建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是撒哈拉以南地区新闻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尼日利亚报刊事业的发展如下:

(1)最早的尼日利亚报纸是1859年在拉各斯创办的土语报纸《伊维·伊洛辛》,1863年在拉各斯出版了第一份英语报纸《英国非洲人》。

(2)进入20世纪,尼日利亚爱国者以报刊作为反抗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如1925年出版的《拉各斯每日新闻》、1937年创办的日报《西非向导报》等。(3)尼日利亚独立后,政局长期不稳,发生过多次军事政变,文人政府和军政府交替执政。一般的说,在文人执政时,报业比较繁荣,但往往成为各党派争权夺利的工具; 军政府时,往往严格管制新闻事业,所以尼日利亚的报业总是在反复曲折中前行。

(4)主要的日报有:

①《每日时报》CDailyTimes )。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1925年创办于拉各斯。早期由英国《每日镜报》集团经营,后来被尼日利亚人收购。1975年8月军政府收买了60%的股权,以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