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细胞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RTK

【答案】RTK 的中文名称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类酶联受体,既是受体,又具有酶功能。当RTK 与其配体结合后,两个受体在膜上二聚化,两个受体分子具有微弱的蛋白激酶活性,当它们相互靠近后通过相互憐酸化的机制将二者自身的蛋白激酶活化,使下游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实现信号转导的功能。所有的受体酪氨酸激酶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具配体结合位点的胞外结构域、单次跨膜的疏水ct 螺旋区、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胞内结构域。

2. 蛋白激酶VS 蛋白酶体

【答案】蛋白激酶又称蛋白质磷酸化酶,是一类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的酶,能够特异性地在某些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位点上添加磷酸基团。蛋白激酶在细胞内的分布遍及核、线粒体、微粒体和胞液。一般分为3大类:①底物专一的蛋白激酶:如磷酸化酶激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等。②依赖于环核苷酸的蛋白激酶:如环腺苷酸(cAMP )蛋白激酶,环鸟苷酸(cGMP )蛋白激酶。③其他蛋白激酶:如组蛋白激酶等。

蛋白酶体是一类能降解细胞不需要的或受到损伤蛋白质的蛋白复合物。经过蛋白酶体的作用,蛋白质被切断为约7〜8个氨基酸长的肽段,这些肽段可以被进一步降解为单个氨基酸分子,然后被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蛋白酶体是细胞用来调控特定蛋白质和除去错误折叠蛋白质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会先被一个称为泛素的小型蛋白质所标记,被标记上的蛋白质就会被蛋白酶体降解,因此人们常把蛋白酶体和泛素结合起来,将这一过程称为泛素依赖性蛋白酶体降解途径。

3.

复制起始点识别复合体

【答案】复制起始点识别复合体含有6个亚单位,识别

复制起始所必需的。

4. 调节型分泌途径 复制起始位点并与之结合,是

【答案】调节型分泌途径又称诱导型分泌,见于某些特化的细胞,如内分泌细胞。在这些细胞中,调节型分泌小泡成群地聚集在质膜下,只有在外部信号的触发下,质膜产生胞内信使后才和质膜融合,分泌内容物。调节型分泌小泡形成的方式可能与溶酶体相似,分泌蛋白在高尔基体反面网络中通过分选信号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其分选到分泌泡中。分泌泡比运输溶酶体的运输小泡大,所含的蛋白质远远多于膜受体的量,因此有人认为这种分选可能更象细胞表面的受体介导的内吞过程,有网格蛋白参与。

5. 乙醛酸循环体

【答案】乙醛酸循环体是指一种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降解储存在种子中的脂肪酸,产生乙酰辅酶A , 并进一步形成琥珀酸,后者离开过氧化物酶体进一步转变成葡萄糖,上述转化过程中伴随一系列乙醛酸循环的反应,

6. 细胞自噬

【答案】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正常的动物细胞为了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平衡,需要不断降解功能失常或不需要的细胞结构,如各种蛋白质、细胞器以及各种胞质组分。通常,寿命较短的蛋白质如调控蛋白等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进行降解;而寿命较长的细胞结构及蛋白质通过细胞自噬途径,由溶酶体进行降解。细胞自噬的特征是细胞中出现大的双层膜包裹的自嗤泡即自嗤小体。

7.

【答案】

细胞色素是光面内质网上的一类含铁的膜整合蛋白,在波长处具有最高吸收值,可将有毒物质以及类固醇和脂肪酸羟基化,改变它们的水溶性,从而排出体外。

8. 蛋白酶体

【答案】蛋白酶体是细胞内多功能的蛋白酶复合体,是溶酶体外的蛋白水解体系,由个不同亚基组成中空的圆桶形结构,可从碱性、酸性和中性氨基酸的羧基端水解多种与遍在蛋白连接的蛋白质底物。蛋白酶体主要降解两种类型的蛋白质,一类是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另一类是需

要进行数量调控的蛋白质。遍在蛋白

蛋白质送入蛋白酶体的圆桶结构内进行降解。

的作用主要在于识别被降解的蛋白质,并将这种

二、简答题

9. 如何证明细胞程序死亡受到相关基因的正、负调控?试以线虫为例作简要说明。

【答案】(1)线虫发育过程中有131个细胞注定要程序死亡,已经证明有11种基因与该程序死亡有关,其中3种与程序死亡的开始有关。

(2)其中

细胞可以生存,(3)和和基因是细胞程序死亡所必需的,在

属于正调控基因。 和行使负调控。因为观察到表达的突变株中,上述细胞不进入和突变株中,原来要死亡的基因对程序死亡,而在野生型中这些细胞要凋亡。

10.微管和微丝这两种细胞骨架系统在细胞中都有一个巨大的蛋白库,但中间纤维系统却只有很少的游离的组分,这是为什么?

【答案】微管和微丝在细胞中都有一个巨大的蛋白库,但中间纤维系统却只有很少的游离的组分,这主要与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在组装和存在方式上的差异有关。

(1)微管和微丝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停地组装和去组装,所以在细胞中含有一个巨大的

蛋白库。

(2)不同来源的组织细胞表达不同的中间纤维类型,通常在各自的细胞内形成同源多聚体,中间纤维在合适的缓冲体系中能自我组装,而且组装过程中不需要ATP 或GTP 提供能量。中间纤维的组装首先由两个单体的杆状区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形成双股螺旋的二聚体,然后两个二聚体以反向平行和半分子交错的形式组装成四聚体。四聚体是细胞质中中间纤维组装的最小结构单位,对四聚体而言,没有极性。细胞内的新的中间纤维可以通过交换的方式插入到原有的纤维中去,因此在细胞中不需要有大量的游离组分。

11.比较细胞质动力蛋白与驱动蛋白。

【答案】(1)两者都是将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的大的发动机蛋白,都与微管结合在一起,但只有动力蛋白存在于纤毛和鞭毛的微管之中。

(2)驱动蛋白是通过加末端方式来引导微管的运动,动力蛋白则通过减末端方式来引导微管运动。

(3)虽然它们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但不是同源蛋白,而且立体结构非常不同。它们并不属于同一蛋白家族。

12.为什么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不能同时见到细胞核和染色体?

【答案】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高级结构,这种结构只是在细胞分裂时才会出现,便于均等分配。为了均等分配遗传物质,不仅遗传物质要凝集成染色体,同时核膜要解体,此时见不到细胞核。反之,新细胞生长时需要基因活动,需要蛋白质合成,为此染色体必须去凝集,此时见不到染色体。但是,此时为了稳定遗传物质,保证基因转录的微环境,必须形成完整的核。所以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既见到细胞核又能见到染色体。

13.什么是肝细胞解毒? 肝细胞解毒的机理是什么?

【答案】(1)肝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能够对外来的有毒物质,如农药、毒素和污染物通过氧

化、还原和水解,使有毒物质由脂溶性转变成水溶性而被排出体外,此过程称为肝细胞解毒作用。

(2

)肝细胞解毒作用需要氧和

NADPH 转变成而且每氧化一分子底物,要消耗一分子的氧,进而将由于这种反应的一个氧原子出现在产物中,其他则存在于水分子中,将催

它是光面内质网上的一类含铁的膜整合蛋白。因在

细胞色素波化这种类型氧化作用酶称为混合功能的氧化酶。混合功能的氧化酶系统类似一条呼吸链。由几个组分组成,核心成员是细胞色素内质网膜蛋白的

铁原子被

长处具有最高吸收值,因此而得名。细胞色素占细胞总蛋白的

还原一氧同细胞色素是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主要膜蛋白,约占光面

参与有毒物质以及类固醇和脂肪酸结合一细胞色素中的的羟基化。羟基化涉及四个基本反应:被氧化的物质同细胞色素结合一底物结合一个氧原子被氧化. 另一个氧 原子用于形成水。被氧化的底物由于带上轻基,增强水溶性,容易被分泌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