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Underneath the Chaos

关键词:亨利•米勒,语言,情节,主题,自动写作

  摘要

美国作家亨利•米勒一直以来就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拥护者赞誉他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反对者称他为污秽的作家。他的自传体小说对二十世纪中期的文学具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露骨的性描写,他的作品曾在许多国家一度遭禁,然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一跃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米勒的代表作《北回归线》记录了他在巴黎的生活。这部作品的出现震动了整个欧洲,随后便在英语国家遭禁,美国更是将其归为污秽小说,直到1960年才得以在美国出版。与米勒的其他作品一样,《北回归线》因大胆的性描写和粗俗的语言而臭名昭著,米勒色情作家的形象也因此难以改变。然而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其采用的自动写作手法。自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受道德、美学、社会价值观等成规的影响和控制,将思想如实地转化成文字。作品中的性描写和污秽的语言是作者自我释放的一种方式。虽然米勒不是第一个使用自动写作手法的人,但他却做得很成功。本文将从语言,情节,主题三个角度来分析自动写作手法在《北回归线》中的体现,以及这种写作技巧如何更好地体现米勒对传统的反叛,以期以此来加强对米勒作品写作技巧及写作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米勒的生平及主要作品。第二章分析其语言。对米勒来说,生活杂乱无章,无法按照传统的逻辑来表现,因此作品也要相应地使用混乱的语言。极端的语言,感情和观点完美融合,猥亵与灵性,身体与思想,艺术与生活相结合,成为米勒写作技巧的重要特征。《北回归线》中充满了不完整的和不符合传统语法的句子,毫无逻辑关联的词语堆叠,毫无顾忌的性描写和粗俗的语言,时态混乱,这些表达显然不符合文学传统,不过这正体现出米勒的反叛性。第三章分析情节。米勒的反传统也体现在他对情节的设置上。传统小说一般按照时间推移或地点的转换来叙述,人物刻画性格突出,情节的发展和结局均在读者的意料之中,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像自动写作一样真正走进无意识世界,因而无法展现真正的自我。《北回归线》的写作遵循心理时间的推移,顺序杂乱,全文分15部分,每一部分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或前后互相照应,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刻画。如米勒所说,这本书是写他自己的生活的,叙事者与主人公都是他自己。第三章分析主题。自动写作不受作者意识的干扰,作者如实记录下心里所想,不改变一个字,因此它是存在于无意识世界中真我的体现。这正是米勒所主张的,他称他不改变自己写的任何一个字,置社会传统于不顾,大胆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而他也从中找到了自我,获得自我解放。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亨利米勒是一位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作家,他的作品《北回归线》是自动写作手法的成功运用,其混乱的语言和情节设置是米勒的反叛态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