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859管理学(2)[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填空题
1. 赫茨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调查发现,影响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_____和______,后者只能消除不满,不能让人满意。
【答案】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2. 在西方早期管理思想发展史上,比较全面地阐释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的管理先驱是____和____。
【答案】亚当. 斯密
二、辨析题
3. 按决策的作用(所处地位)可以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专业决策。
【答案】T
按决策范围(即决策所处的地位、特点、作用不同),决策分为:
①战略决策,通常包括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组织机构的调整,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这些决策牵涉组织的方方面面,具有长期性和方向性。
②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③业务决策,又称专业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局部产生影响。行为决策学派认为决策是一个选优过程,所以决策结果是基于己有资源背景下寻求利润或收益的尽可能答:F
行为决策理论认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所以行为决策学派并不会把决策作为一个优选的过程。
4. 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应该注重自身的条件和生产能力
【答案】这种观点不全面。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应该要注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也要注重自身条件和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1)买方市场是指供给大于需求,商品价格有下降趋势,买方在交易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趋势。因此,会导致卖方之问竞相抛售,买方有任意选择商品的主动权。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盈利,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织生产。
(2)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想盈利,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织生产的同时一,也要注重自身的条件和生产能力,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创
造更优越的企业条件,都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丰厚的利润。
三、简答题
5. 管理幅度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如何确定有效的管理幅度和合理的管理层次?
【答案】(1)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管理劳动分工的必要性缘于管理者有效管理幅度的有限性。管理幅度决定了组织中的管理层次,从而决定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与结构,必须分析管理幅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就不可避兔的提出了管理幅度。
(2)管理幅度是管理者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任何组织都需要解决主管人员直接指挥与监督的下属数量问题,但在同样获得成功的组织中,每位主管直接管辖的下属数量却往往是不同的。努力去确定一种适用于任何组织的管理幅度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有结果的。确定有效的管理幅度,要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①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主管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强,则可以迅速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就下属的请示提出恰当的指导建议,管理的幅度便可适当宽些。
②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包括:a. 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越接近组织的高层,主管人员的决策职能越重要,所以其管理幅度要较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小; b. 下属工作的相似性。若工作相似性越大,则管理幅度可适当宽些; c. 计划的完善程度。计划制订得越详尽周到,则管理的幅度便可适当宽些; d. 非管理事务的多少。非管理性事务越多,则对管理幅度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③工作条件。包括:a. 助手的配备情况。如果有关下属的所有问题,不分轻重缓急,都要主管去亲自处理,那么,必然要花费他大量的时间,他能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也会受到进一步的限制; b. 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处理信息的手段越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宽些; c. 工作地点的相近性。不同下属的工作岗位在地理上的分散,会增加下属与主管以及下属之间的沟通困难,从而会影响主管的管理幅度。
④工作环境。环境变化越快,变化程度越大,组织中遇到的新问题越多,下属向上级的请示就越有必要、越经常,上级能用于指导下属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因为他必需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环境的变化,考虑应变的措施。因此,环境越不稳定,各层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越受到限制。
(3)管理层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它与组织规模成正比:组织规模越大,包括的成员越多,则层次越多; 在组织规模己定的条件下,它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主管直接控制的下属越多,管理层次越少; 相反,管理幅度减小,则管理层次增加。
6. 解释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谈谈对实际工作的启发。
【答案】(1)公平理论
①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 )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这种激励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人们将通过两个方面的
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J 险,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a ,横向比较是指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已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并据此作出反应,管理人员对此应特别注意a b. 纵向比较是指自己目前与过去的比较。
②公平理论对实际工作的启发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表明,一个人所得的相对值比绝对值更能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所以管理者需更多地注意实际工作结果与个人所得之间的公平合理性。但是这在实际运用中又比较难把握,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付出,而过低估计自己的所得,对别人的付出和所得的估计则正好相反。所以管理者除了制定公平的奖酬体系外,还要及时体察员工的不公平心理,并认真分析,教育员工正确认识、对待自己和他人。
(2)强化理论
①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首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 若对他不利,这种行为会减弱直至消失。
②强化理论对实际工作的启发根据强化理论,在强化过程中,所选用的强化物要恰当。对于被强化对象有足够的奖酬力度。强化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当员工做出成绩时,要及时给予奖励。在应用负强化应注意,实施负强化事先需规定好哪些行为不符合要求,若出现这些行为时会受到何种处罚。否则,职工很容易无意或有意的做出某些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7. 虽然没有任何迹象说明领导能力来源于家庭的遗传或者一些特别的个人素质,井且无论你是否具备这些天生条件,你都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但是,一般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必然具备这些基本素质。这些素质主要有哪些?
【答案】作为一名领导者,必然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
(1)思想素质
领导者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业精神; 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能一心为公,不谋私利,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文过饰非,严于解剖自己,深入基层,善于调查研究,工作扎实细致,有布置有检查,实事求是,不图虚名; 艰苦朴素,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品行端正,模范遵守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有较高的情商,具有影响他人的魅力,平等待人,和蔼可亲,不计较个人恩怨,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不拉帮结派。
(2)业务素质
①业务知识
a. 应懂得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与时一俱进地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思想; b. 应懂得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各项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c 应懂得生产技术和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本行业的科研和技术发展方向、本企业产品的结构原理、加工制造过程,熟悉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d. 应‘懂得政治思想工作、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做好人的工作,激发职工士气,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e. 应能熟练应用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