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田汝康学术史研究

关键词:田汝康 民族学史 学术史 魁阁 学术地位

  摘要

本文是以田汝康学术史为个案的中国民族学史研究。笔者通过解析田汝康一生的经历及其学术研究成果,分析他的学术思想及学术贡献,并对他在中国民族学界的地位进行重估。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试图透过田汝康的学术经历反思中国民族学在20世纪中后期的发展面貌。
田汝康生于人类学初入中国的1916年。在中国民族学西迁的抗战时期,他开始进行人类学研究,之后远赴英伦专攻人类学专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顺应国内学科变化,转而从事历史研究。改革开放以后,他赴世界各大高校讲学,晚年学术成果颇丰。出于种种原因,田汝康在国内民族学界的地位与其学术贡献相差甚远。基于此因,本论文将田汝康的学术生命及学术成绩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向同行介绍先生其人,也可对先生的学术地位给出自己的评价。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在简单介绍了田汝康的家庭背景后,分三个阶段对其求学经历进行整理。家道中落的田汝康在1935年考取北平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却在1937年因战争而停学回乡;1938年转学西南联合大学,在西南联大选修费孝通先生的比较社会学课程,结缘民族学;1945年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继续学习人类学专业。
第二章中,本论文分析了田汝康的五段工作经历。分别为在抗战期间担任国民军“大理滇西干部训练团”教官,并短暂效力于美军“战略情报局”;1940年,进入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办的社会学调查研究室工作;1948-1949年间,在英国毕业之后的田汝康对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华人社会进行了田野调查;1950年回国后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教学,期间因为社会的变动遭受无数磨难;1979年,他远赴英国剑桥大学讲学,后在世界各大高校担任研究员和访问教授,晚年回国。
第三章中,笔者对田汝康的学术成果进行评析。从东南亚研究、云南研究、明清烈女研究等方面将他的研究归类介绍,着重对他未在国内发表的英文成果进行介绍。
第四章笔者通过总结田汝康的学术思想,分析了他对世界民族学研究的贡献及应有的学术地位。文章最后,笔者透过田汝康的个人学术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来反思变革的20世纪中后期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历程。
本论文无意于为田汝康作传,而是将田汝康的一生作为田野调查对象,对其生活史和学术史进行人类学“深描”和分析,重估其在国内民族学界的地位,以透视中国民族学史的发展。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客观,尽量不按个人感情对田汝康做价值判断,而是通过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学术评析来评判先生的学术地位。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田汝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