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814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答案】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是指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 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有: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最好要涉及变量间的关系,即变量A 与变量B 是否存在关系。
2. 样本规模
【答案】样本规模又称为样本容量,它是指样本中所含个案的多少。确定样本规模也是每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30个个案及以上)和小样本(30个个案以下)。
3. 探索性研究
【答案】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需要进行这种探索性研究的要求,经常出现在下列两种情况中:
(1)当研究者准各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本身十分特殊、十分新鲜,且很少有人涉及时:
(2)研究者本人对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不大熟悉、了解很少时。
探索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考察,达到对这一现象的初步了解。同时,它还可以为更深入、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提供指导和线索。
4. 局外观察
【答案】局外观察又称非参与观察,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最理想的局外观察是观察者隐蔽起来观察,使被观察者一点也意识不到有研究者在场正在观察他们。
5. 开放式编码
【答案】开放式编码其具体做法是:①研究者先设置一些主题,同时,将最初的代码或标签分配到资料中,以便将大量零散的、混杂的资料转变成不同的类别; ②研究者慢慢地阅读实地记录,寻找评论的项目、关键的事件或主题,然后标上记号; ③研究者在记录卡片的边缘写一个初步的概
念或标签,并用红笔或其他方式作出明显的标记。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创造新的主题,也可以在后来的分析中改变原来的编码。
开放式编码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排除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材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属性分类。
二、思考与实践
6. 何为深度访淡? 对于实地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来说,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1)无结构访谈的含义和分类:
①无结构访谈,又称深度访谈或者自由访谈,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无结构访谈适合于并主要应用于实地研究。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深入细致的访谈,获得丰富生动的定性资料,并通过研究者主观的、洞察性的分析,从中归纳和概括出某种结论。应该说,无结构访谈与结构访谈相互补充,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都是社会研究中的有用工具。
②根据访谈的性质,可以将实地研究中的无结构访谈细分为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两种。正式访谈,指的是研究者事先有计划、有准备、有安排、有预约的访谈。而非正式访谈则指的是研究者在实地参与研究对象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随时碰上的、无事先准备的、更接近一般闲聊的交谈。这种非正式的访谈无法事先预料和计划,交谈的进程不能由研究者严格控制,交谈内容也不能完全按研究者的研究目标进行选择,只能随着具体的谈话情景、谈话对象而定。所以一般情况下研究者只能因势利导,见机行事。正式的访谈则通常需要按事先拟好的提纲进行,这种提纲中列出了一些根据研究文献和研究者个人经验认为应该了解的各种方面的问题。但提纲通常只起到某种提示作用,访谈的实际进程仍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③根据被访对象的数量,无结构访谈又可分为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两种。个别访谈与结构访谈中的当面访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它们都是由一个访谈员同一个被访者单独交谈。但二者仍有着本质的区别:无结构的个别访谈不依据问卷表,只围绕访谈的主题,灵活地询问和交谈; 而结构式的当面访谈则完全依据问卷表,严格按程序、按要求进行提问和记录。集体访谈则是将若干个研究对象集中在一起进行访谈,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
(2)在实地研究中进行无结构访谈需要注意的要点:
①访谈前,要对访谈的主要目标和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一种可取的方法
,以保证每次具体的访谈都能覆盖访谈的主是,事先精心准备好一组“主题标题”或“内容提示”
要内容。这组“主题标题”或“内容提示”一般采用简练明确的词语或短小的句子的形式,抄写在一张卡片上,或者写在笔记本上,用以作为在访谈过程中指导提问和检查遗漏的依据。这组“主题标题”通常需要根据实际访谈过程中所认识到的问题或方面,对原先考虑不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
②访谈前最好能对被访者的各方面情况和特征,比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背
景、兴趣爱好等,尽可能详细地进行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便于访谈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角色姿态,尽可能缩小访谈员与被访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尽可能增加二者之间的共同语言,以建立起融洽轻松的访谈关系; 另一方面可以使访谈员对被访者在访谈过程中所谈的各种情况,有一个更为准确、更为客观的理解。
③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应该以被访者方便为主要原则。在访谈前,访谈员应该事先与被访者进行联系,向被访者说明访谈目的和内容,并和被访者就访谈次数、时间长短及保密原则达成协议。见面时,一定要向被访者表示某种歉意。
④访谈时,开场白一定要说好。其标准是:简明扼要、意图明确、重点突出。主要解释你是什么人,你想干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访谈等等。其目的是消除被访者在陌生人面前所自然产生的各种疑虑和戒各心理。接着,就要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地告诉被访者,你希望他谈些什么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一开始不能把你所想了解的全部问题都一一列举出来,而只能给出一个总的内容范围和一两个十分容易交谈的话题。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回答者产生回答问题的动机; 帮助他们做好回答问题的心理准备; 建立起轻松、融洽的访谈关系; 引导被访者开始回答第一批问题。
⑤开始访谈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全部资料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在这方面的表现。为了创造有利于访谈的气氛,除了对访谈对象表示礼貌外,在进入正题之前,可以先谈谈访谈对象身边的较熟悉的事情,以消除拘束感,比如他的住房、家庭、子女、个人嗜好等,然后逐步地把话题引向访谈的内容。开始提出的问题除了在内容上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以外,访谈员提问的速度也应相对慢一点,使被访者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⑥在被访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访谈员要专心听,并认真记笔记。这样做可以给被访者一种正式感、受尊重感和谈话有价值感。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访谈员的目光要恰当地同被访者保持接触。
⑦掌握正确的记录方法。在实践中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无结构访谈的记录工作,一种叫当场记录,一种叫事后记录。事后记录是在访谈结束后,靠回忆进行追记的方法。它的优点是既不会影响访谈时访谈员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又有较好的消除被访者心理压力和紧张感的作用。但其缺点是所追记的资料往往很不全面,遗漏之处很多,且所记内容也不确切。当场记录,即一边访谈一边做记录。在当场记录中,对被访者讲述的事件、列举的实例,要尽量完整地记录; 对被访者关于某一问题所表示的观点、对某一现象的主要态度、主要见解等,要准确地记录,并且最好能记下他的原话; 对于被访者在回答中的一些过渡性语言、承接性语言、重复性语言、口头语等,则不要记。记录时,对不同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内容等的回答,都要在形式上明显地分开,各自形成单独的一段。当场记录的最理想方法当然是进行访谈现场录音,但这一定要事先征得被访者的同意。最好还有一组预先思考好的访谈大纲。如果被访者不介意,这种访谈最好能使用录音机。访谈结束后,要及时根据录音对资料进行整理。
7. 抽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抽样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以下方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