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文化要素对国际商务有什么影响?
【答案】文化要素主要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风俗、审美、教育和物质因素等方面。文化各要素对国际商务的影响分别如下:
(1)语言。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时,不仅要使用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同时也依赖于体态语言和其他非词汇交际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的差异。美国教授爱德华•霍尔将文化划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语言情境是指围绕一个特定事件所传递的暗示和其他信息,即不同时间、空间、事件、协议下的各种“语言”。高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谈话题的来龙去脉或肢体语言、特殊腔调和环境的细微差别,大部分信息不能通过语言部分直接获得,必须根据实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自己的揣摩意会才能获得。
(2)宗教。宗教对于商务活动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为宗教的具体教义对于商务活动的直接影响,例如禁止出售某些产品或者禁止在某段时间工作,另一方面体现为由宗教而衍生出的社会伦理体系或是价值观对于商务活动的影响。宗教对于商务活动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不同的宗教所形成的对工作和企业家精神的看法,以及宗教伦理对一国商务活动成本的影响程度。
(3)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指文化中的一些具有普遍的规范性的价值观,它使得生活在该文化中的成员用不同的价值尺度来评判周围的事物和行为。霍夫斯泰德提出了衡量不同文化间价值观差异的三个方面: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权力距离指数和男性度/女性度指数。
(4)社会结构。虽然所有社会都分成等级,但对国际商务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社会阶层的流动程度。社会流动性是指个人能从自己所生的社会阶层里流动出去的程度。各社会的社会流动性有着很大的不同,最严格的等级制度是种姓等级制度。
(5)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于同一事物和行为的价值判断是不同的,因此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时,应该注意社会群体的划分,并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迎合其价值观,从而取得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
(6)风俗习惯。理解风俗习惯在进行国际商务交往,尤其是进行国际商务谈判时十分重要。如果只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来理解某一问题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无法得到合作对方的认可,也无法达成最后的合作。
(7)审美。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人对于美的定义差距非常大,因为他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必然不会保持一致。
(8)教育。在国际商务中,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务区位和国际经营活动的方式上。在进行国际商务合作时,首先,对于合作对方国家的教育情况做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一些高科技公司而言,这是最基础的环节,也是商务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其次,由于教育的差异,也使得进行国际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方案都要与当地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特点相
适应。
(9)物质因素。文化中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文化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其与社会组织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紧密相连。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基础设施完善与否也成为区位选择的一个因素。选择一个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即物质因素较优越的地区开展商务活动,在商务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客观阻碍相对较小,同时节省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会给企业带来相对丰厚的利益回报。
2. 试比较以下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内部化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尼克博克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se explanations of horizontal FDI : the market imperfections approach , V ernon’s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and Knickerbocker's theory of FDI.
【答案】(1)内部化理论解释企业为何经常偏好国际直接投资而不是技术授权作为进入外国市场的战略。根据内部化理论,以技术授权作为利用外国市场的战略具有三个主要缺陷:①技术授权可能导致一家公司将宝贵的技术和技能转让给潜在的外国竞争对手;②技术授权并不能使企业牢牢掌握利润最大化所需要的在国外的制造、营销和战略控制权;③如果企业的比较优势并非在于产品,而是在于生产这些产品的管理、营销和制造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单靠技术授权所能拥有的。
(2)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会在其开发的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某个特定阶段时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当其他发达国家的需求很大,足以支持当地的生产时,公司就会在这些国家投资。当产品的标准化和市场的充分供应引发了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时,公司就会将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因而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法是在那里投资。
(3)尼克博克这种理论的依据是,国际直接投资体现了世界市场上企业相互竞争的战略。寡头垄断行业是由少数几家公司组成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一个重要竞争特点是几家大公司之间相互依赖,即一家公司的行为会立即影响到主要的竞争对手,迫使其作出同样的反应。于是,寡头垄断行业中企业的相互依赖导致了共同的模仿行为,一家公司的决策常常会引起竞争对手迅速作出模仿。
3. 你怎样解释对等贸易的流行?至2010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等贸易会更流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等贸易会下滑?
How do you explain the popularity of countertrade? Under what scenarios might its popularity increase still further by the year 2010? Under what scenarios might its popularity decline?
【答案】(1)对等贸易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由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货币通常是不可兑换的,作为它们购买进口品的办法之一,对等贸易随之产生。20世纪80年代,在那些缺乏外汇购买进口必需品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贸易方式流行起来。
(2)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继续增长,对等贸易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更流行。
(3)当前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集团的国家要么成为欧盟成员采用完全可兑换的欧元作为他们的货币,要么开发自己的完全可兑换的货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等贸易会下滑。
4. 金本位制度为什么会崩溃?是否有理由恢复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度?理由是什么?
【答案】(1)由于各国竞相用汇率作为贸易政策的工具,将货币的黄金价格提高,使货币贬值,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促进生产,增加就业。如此恶性循环,没有一个国家能从中受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击碎了大家对这个体系尚存的一点信心。由于各国随意对其货币实行贬值,人们再也不能确定一种货币能够购买多少黄金。人们不再持有任何别国的货币,而是立即将其兑换成黄金,以免货币发行国在干预期间对其货币实施法定贬值。而这就对各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形成了压力,迫使各国放弃了对黄金的兑换。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金本位制度终于消亡。
(2)有理由恢复经改良的金本位制度。2010年,当时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向全球主要经济体大胆呼吁,考虑重新采用经改良的金本位制来引导汇市走势。佐利克可能想推动一种制度,让世界银行自己的货币——特别提款权(SDR )——反映美元、欧元、英镑、日圆和人民币价值,并以某种方式体现黄金。
(3)想要恢复金本位制度的理由有:①历史经验表明,实施金本位制可以长期保持较低的通胀率,维持国内价格水平稳定;②实施金本位制有效限制了政府滥发纸币以收取“铸币税”的权利;③由于国内实施金本位制带来各国货币币值的相对稳定,使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④金本位制能够有效遏制政府的长期赤字财政,政府无法制造通胀来逃避或减轻偿债责任。
二、论述题
5. 你是一家小型纺织品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助理,该公司生产物美价廉的流行服装。首席执行官想了解一下出口机会如何,并就公司应采取的步骤向你征询意见,你有何建议?
You are the assistant to the CEO of a small textile firm that manufactures high-quality , premium-priced , stylish clothing. The CEO has decided to see what the opportunities are for exporting and has asked you for advice as to the steps the company should take. 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the CEO?
【答案】首先可以尝试获取政府免费的信息资源,看看公司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有立足之地。网络上也有一些资源可以帮助公司发现新的市场机遇。第二是寻求出口管理公司帮助。尽管这种方法会花费一些资金,但这可能是能够最快地“跑起来”的出口方式,可以避免出口过程中出现太多的失误。
6. 分析小国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比较二者的不同。
【答案】(1)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①关税的价格效应
在图1中,曲线S 、D 分别表示国内供给和需求曲线
;表示征收关税前的世界价格,即自由贸易下的价格
;表示征收关税后的国内价格;假设关税为从量税,表示对单位进口商品所
征收的关税,则征收关税后国内价格可表示为:
②关税的生产效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