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其要点如下: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依据和保证是相应的社会立法;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社会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2.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答案】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为每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设立的惟一的、用于记录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人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的账户。个人账户是个人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体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3. 三效应理论
【答案】“三效应理论,,是美国芝加哥流派的代表人物贝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贝克尔认为生育水平受收入效应、物价效应和替代效应等三效应的制约。当收入效应大于抚养孩子的成本时,生育率提高,反之,生育率下降; 当物价上涨抚养孩子的成本上升,生育率下降,反之则上升; 当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提高时,作为高档商品、耐用品、旅游等的替代效应得到强化,人们宁愿把收入用于高档商品、耐用品等项目的消费上,而不愿生养孩子,从而导致生育水平呈下降趋势。贝克尔认为,西方国家在收入效应提高的同时,随着物价上涨以及机会成本的提高,替代效应增强,结果必然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4. 安置保障
【答案】安置保障是以安置退出现役的军人就业或养老等为内容的一项制度安排,它主要面向军队专业干部、退伍义务兵和应由地方安置的离、退休军人,以及退役的伤残、病军人。安置保障的内容有:对军队转业干部与城镇退伍义务兵的就业安置; 军队离、退休军人的养老安置; 残疾军人的安置; 农业户口的退伍军人的回乡安置。
5. 社会福利基金
【答案】社会福利基金是指国家和社会用十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基金,包括财政性福利基金、社会化福利基金和企业自有的福利基金。其中,财政性福利基金通常用于无收入来源和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及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
化福利基金则可以根据居民的需要来安排; 而企业拥有的福利基金则用于本单位员工的福利。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福利基金不同于社会救济基金,它的目的不是济贫,而是保障和维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质量,因而是高层次的保障。
6. 国家医疗保险
【答案】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亦称为全民医疗保险或全民健康保险,是指政府直接举办医疗保险事业,向全体国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医疗服务的模式。国家医疗保险资金主要通过政府税收的形式筹措,然后通过预算拨款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公立医疗机构,国民在看病时享受免费或低收费的医疗服务。实行国家医疗保险的国家,均由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各种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活动具有国家垄断性。
7. 社会保障法
【答案】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是指调整国家、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在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既包括以基本法形式出现的社会保障法,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还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关于社会保障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8. 住房福利
【答案】住房福利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解决国民住房问题的社会福利制度,满足人们的基本住房需要。包括廉租房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金融政策。住房福利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居民住房福利普遍性原则; ②住房消费需求优先原则; ③存款购房优先原则; ④低收入者优先原则; ⑤资源占用补偿原则。
二、简答题
9. 90年代国际社会保险改革发展的新特点?
【答案】90年代国际社会保险改革发展的新特点是:
(1)国际社会保险改革主要采取的是平缓的渐进式改革。目前,渐进式改革主要有以下方式: ①改革缴费制度,增加缴费收入。解决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入不敷出问题,首先可以增加缴费收入。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提高了社会保险基金缴费率,以缓解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压力。
②改进计发办法,节约支出。在养老金方面的节支措施有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体制度,降低养老金的给付水平,严格养老金给付条件以及提高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等方法:在失业保险方面,各国多以缩短领取失业保险的时间,严格控制给付条件,延长领取失业保险的等待期等方式减少支出; 在医疗保险方面,通过改进医疗保险的付费方式,采取按病种收费来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③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层次性。20世纪80年代之前. 由于政府承担着社会保障机构的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障的个人责任被忽视,致使个人萌生搭便车的念头,形成了一些国家的“福利病”。
80年代后,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理念开始由“福利型”向“保障型”回归,承认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有限责任,增加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参与度,加强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社会保障政策的多层次减轻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财务负担,加强了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仟,同时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更趋丰富,制度的保障作用更加完善。
(2)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推行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改革中,更多国家意识到,单一由政府管理的养老金体系并不是最优的养老保障制度。近年来,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多层次(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成为主流,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在养老金体系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私营机构也参与到养老金运营管理中,居民在养老金管理中的决策权增加;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养老金运营的监督,以确保资金运营的安全性; 养老金的可携带性提高。
(3)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医疗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因而更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医疗费用也随之不断攀升,以至于连发达国家也不堪高昂医疗费用的重负。日益膨胀的医疗费用,使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其医疗保险政策。发达国家医疗保障更加注重医疗的公平性,通过引入竞争和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医疗保障的可及性。
(4)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一直保持在7%左右一个别国家如法国、德国还高达10%左右。严峻的就业形势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非全时就业和各种灵活就业模式出现,新的就业模式使这一领域的劳动者被排除在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也迫使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失业保险的改革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针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提高和新的就业模式出现,一些国家修改立法,以使更多的就业者纳入失业保险的范围。
②将失业保险与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相结合,实施主动的失业保险政策。
③实行灵活的失业保险政策. 鼓励企业减少解雇的行为。
10.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案】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与养老保险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有本质上的区别。
(1)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联系
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在当代社会,社会成员的养老需求具有多样化,单纯的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企业年金可以则可以提高劳动者的退休待遇,因此企业年金不仅可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的需求,而且对十分散养老保I 漳责任,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2)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区别
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常是强制实施的、统一的养老金计划,管理机构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