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10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
【答案】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依据反馈信息,采取相应措施,以增强教育效果的各种活动。调节的实质,是围绕教育的具体目标,结合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采取跟踪决策措施,对教育活动作出调整或改变,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方法主要包括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目标调节与手段调节、主体调节与环境调节、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
2. 冲突缓解法
【答案】冲突缓解法是针对人们的思想矛盾和行为计划状态,通过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和宣泄渠道,缓解冲突产生的条件,减少和削弱冲突导致的震荡和破坏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方法。冲突缓解法是有待深入研究的一个应急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实施冲突缓解可分为缓解矛盾和处理冲突两个方面。
3. 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
【答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是解决党内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也是人民内部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批评是指出缺点错误,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克服的意见; 自我批评是指自觉地公开地对自己的过失、缺点、错误进行剖析和检查,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是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起来的方法。自我批评和批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批评可以启发、促进人们开展自我批评,是人们自我批评的外部条件,自我批评则有利于人们积极地正确地对待批评,是人们接受批评的内部条件。
4. 价值澄清方法论
【答案】价值澄清方法论是价值澄清学派所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体系。价值澄清学派是在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为适应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变的选择需要,于60年代产生的。价值澄清学派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所以,价值澄清理论更多地表现为方法。这一方法的主要任务不是认同和传授“正确”的价值观,而是致力于帮助人们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并把分析澄清价值观的过程,作为价值观评价认同的过程。在运作过程中,价值澄清方法论强调四个关键因素:①要以生活为中心,主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②要接受现实,即原原本本地接受他人,不必对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 ③要求进一步思考、反省,并作出多种选择; ④培养个人深思熟虑地进行自我指导的能力。
5. 实践教育法
【答案】实践教育法,是指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方法。实践教育法也可叫实践锻炼法,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教育法的理论根据。实践教育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三种。
6. 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反馈
【答案】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反馈是相对职能反馈而言,它不是凭借纵向组织的信息反馈职能,而是依托大众信息渠道而进行的信息反馈方式。由于是横向的,无组织职能任务,因而所反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往往更真实、更准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反馈的具体方式有:①大众传媒反馈,即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 ②民意测验反馈,即指人民大众通过民意测验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反馈。
二、简述题
7.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有哪些特点?
【答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沦的特点包括:
(1)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特点,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人们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依据的,是为完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服务的。
(2)实用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实用性和规范性是一般方法的共同特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突出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实践基础的,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一系列方法,不是来自于纯粹的逻辑构思和理论推导,而是来自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因而具有实用性和规范性。
(3)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渗透性和交叉性特点,是与人们思想、观念、意识的特点紧密相联的。 ①主观的思想要通过客观的形式来表现,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交错在一起的,思想具有渗透性。
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思想问题,针对不同的对象,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综合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手段,交替使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实用性与规范性统一、渗透性与交叉性统一的特点,是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实用性和规范性是科学性、革命性的基础。渗透性和交叉性,既符合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提出的要求,因而是科学性的表现,也是实用性的表现。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二方面特点的内在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
8. 简述熏陶感染法及其运用要求。
【答案】(1)熏陶感染法的内涵
熏陶感染法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者的身教所创设的教育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感染和熏陶,经过潜移默化,培养其思想政治品德并使之得以升华和提高的方法。
(2)运用熏陶感染法,必须遵守以下要求:
①教育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教育者的人格、思想、作风是影响和感化受教育者的重要因素,自觉的、理智的、高尚的情感是陶冶感化的基本要素。
②要注意熏陶和感染环境的创设。
a. 要善于选择和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消除不良因素;
b. 不能仅仅停留在环境的选择和利用上,还要有计划地设计人工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并组织受教育者参与环境的建设,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服务。
③熏陶感染法只有与说理引导法结合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9. 简析实施说理引导法的要求。
【答案】实施说理引导法要注意以下要求:
(1)要以理服人,要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2)要讲究针对性,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人制宜地进行说理引导;
(3)要尊重人。要发扬民主,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双向交流; 要讲究说理引导的艺术。要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去说理,要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10.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答案】思想政治教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结合。其具体表现在:
(1)思想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人的思想发展变化是有规律性的,这种规律性之所以被认识和掌握,就在于它是通过联系性(或连续性)和有序性(或阶段性)表现出来的。
①思想的联系性
思想的联系性,就是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的思想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着的,前一阶段或环节上的思想总会或多或少地渗透到下一个环节上,一些带根本性的思想主流或思想问题,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环节卜,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没有任何思想作为存在和联系的“空白”阶段或环节,以及来无影、去无踪的思想问题,是不可能存在的。
②思想的有序性
思想的有序性,就是人的思想是按阶段或环节的排列顺序反映出来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