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内科I阶段题库>神经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男,16岁。四肢无力、麻木10d。发病10d前有腹泻,持续2d痊愈。体检:神志清楚,双侧周围性面瘫。四肢肌力2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腓肠肌压痛,短袜套样痛觉异常。脑脊液检查:白细胞4×106/L,蛋白0.6g/L,糖3.2mmol/L,氯122mmol/L。

若表现呈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是()

A . A.空肠弯曲菌
B . 巨细胞病毒
C . EB病毒
D . 肺炎支原体
E . 乙型肝炎病毒

偏身感觉障碍常有() 一侧大脑半球病变。 脊髓病变。 一侧内囊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小脑病变。 男性,27岁。咳嗽、痰血6d,伴低热就诊。胸片示右上肺炎性病变,伴空洞形成。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为1.5ram×18mm。本例结核菌素阳性反应的意义在于() A.结核杆菌感染,支持结核病诊断。 确定活动性肺结核。 提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卡介苗接种出现的免疫反应。 应进一步寻找有无肺外结核。 有关肝癌晚期转移的描述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易侵犯肝内门静脉。 多发生肝内转移。 肝外转移以脑最多。 腹腔内种植。 易转移到结肠。 男性,48岁。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后出院。门诊复查时,下列哪些是必要的()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肝功能。 肝脏B超。 胸部X线片检查。 男性,27岁。咳嗽、痰血6d,伴低热就诊。胸片示右上肺炎性病变,伴空洞形成。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为1.5ram×18mm。关于结核菌素阳性的形成机制应是() A.体液介导的免疫反应。 Ⅰ型变态反应。 Ⅱ型变态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 Ⅳ型变态反应。

男,16岁。四肢无力、麻木10d。发病10d前有腹泻,持续2d痊愈。体检:神志清楚,双侧周围性面瘫。四肢肌力2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腓肠肌压痛,短袜套样痛觉异常。脑脊液检查:白细胞4×106/L,蛋白0.6g/L,糖3.2mmol/L,氯122mmol/L。

若表现呈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