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医务社会工作? 其内涵外延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1)医务社会工作概念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基本领域之一。1905年医务社会工作正式诞生以来,医务社会工作己有百年历史。一般来说,人们通常从社会工作专业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之间关系的角度界定医务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专业和健康照顾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际创造了跨越和整合两个专业的新领域。在这种意义上说,医务社会工作泛指医药卫生和健康照顾服务领域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2)医务社会工作内涵外延的变化
医务社会工作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们对疾病、健康概念理解的深化,生理疾病(身体健康)、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和社会病理学(健康社会)决定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①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它由最初的医院社会工作,经过医务社会工作,转变为健康社会工作; 由最初的医院环境和家庭状况,经过医疗处境转变为广泛的健康处境。
②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系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色彩越来越浓厚。它由单纯关注疾病治疗转变为综合关注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由单纯医务社会个案工作发展为医务社会工作、精神疾病社会工作、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和康复社会工作等。
③医务社会工作概念越来越多地反映为医院之外、非医疗性和综合性的社会工作干预措施,越来越多地说明健康与福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内在逻辑联系,福利成为医务社会工作的灵魂。
2. 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社会工作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性: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职业训练;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训练;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总结的过程; 以实践为目标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设释; 专业教育与学生的个人成长。
(2)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早期,社会工作教育开始在大学里取得立足之地。这一方面标志着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教育又成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机制。社会工作专业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3)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每一步都反映了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反映了社会工作专业对专业教育的需求。
3. 系统视角是如何体现“人在情景中”这一原则的?
【答案】系统理论为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一个情境以显示个人与环境如何交互影响、不同的变迁主体如何牵涉其间、社工及其机构如何成为改变的目标,这促使社工要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情境出发以实现对案主问题的理解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真正践行“人在情景中”这一核心理念。
系统理论的实践原则更为具体地体现了“人在情景中”这一原则:
(1)系统的观点有助于维持实践的一致性,从案主所处的情境出发,看到他们的限制和机会,辨识案主和社工的权力、责任及其可能发挥的影响力。
(2)认识到情境的重要性,情境决定社工的目标和可能的回应方式。
(3)采用积极的视角,要在不利境遇中看到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
(4)辨识行为模式以看到积极的可能性和应改变之处。
(5)系统理论重视过程,即关系和互动是如何产生的,内容和结果如何,要看到案主的正面技巧和积极的关系并尝试将此转移到另外的情景中。
(6)与他人一起工作也是系统理论的重点,包括重要他人、个人支持网络、机构和社区资源,并与他人一起工作。
4. 简述小组工作的功能。
【答案】小组工作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
①当人出现生存能力方面的各种问题或心理行为有偏差时,通过小组过程,可以恢复人的原有能力,达到社会化;
②小组过程可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念、态度及行为发生转变,成为家庭和社会中负责任的积极角色;
③在小组中通过不同经验的分享,可以丰富和扩大经验和见识,改善人际关系;
④小组工作可以使其成员发展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适应危机情景,促进个人成长。
(2)社会控制。
矫治性、教育性、治疗性的小组工作,可以通过小组过程使其成员学习遵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培养起社会责任心,在社会生活中担当起积极而有用的社会角色。
(3)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在小组中,小组成员必须学会共同思考、团结协作、共同面对环境。这个过程既会增进小组成员与他人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用团队的力量来共同解决问题。
(4)再社会化。
小组工作通过帮助其成员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价值观、新知识、新技巧,来改变小组成员的行为,使他们成为更适应社会生活的积极角色。
5.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尽管不同的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不同认识,但是作为一个专业又有着共同的理论体系和价值基础。因此,国际化和本土化就成了现代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就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
(1)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产生于西方国家文化传统之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进入非西方文化传统国家时所遇到的不适应,甚至是来自本土文化的抵抗和排斥。外来文化产物的进入,一方面是外来文化处于强势地位,它具有向弱势文化扩张的倾向; 另一方面,后者存在着引入外来文化解决本土问题的需求。但是,扩张的倾向、引入的需求并不能掩盖文化的差异。所以,在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过程中就必须经过本土化的过程,以使之切实能在本土社会发挥作用。
(2)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性社会工作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本土性社会工作的概念。 ①本土性社会工作指的是对某种助人模式(包括理念、过程和方法)的判断和认定,即指那些土生土长的、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的行动过程。
②那些生长于本土的,与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有效的、制度化的助人模式可称为本土性社会工作。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只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后来者专业化的道路之一,然而要想真正彻底解决本国的社会问题,就必须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发展本土性社会工作。
(3)本土社会工作理论
本土理论的来源应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基础两个部分。一个国家现实社会的发展结果是纵向的本国历史发展过程与横向的全球性社会发展交合的结果。同样,它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也是历史与现实的结果。所以,社会工作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调节机制,就必须在吸收外国先进理论的同时,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的理论、价值与方法。
6. 中国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中国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中国的健康体系由多种性质不同的医疗服务组成,这包括:自我保健和个人健康照顾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公费医疗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卫生防疫、食品药品监督体系,康复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等。这些不同的健康照顾服务组成健康照顾制度。
7. 在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研究中,定性研究的难点有哪些?
【答案】定性研究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 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以及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的时候,可能面临以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