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东大学艺术学院827中外美术史[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列宾
【答案】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俄罗斯画家,巡回览画派重要代表人物。列宾的艺术活动是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他对绘画中的各种体裁都很擅长,但始终不渝地坚持创作的是以人民的作用为基调的纪念碑绘画。列宾的肖像画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化、科学、艺术处于民主主义高涨时期的写照。他的代表作品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扎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写信》、《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等。
2. 格列柯
【答案】格列柯是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地方画派中最著名的画家,也是西方绘画史上最具个人风格的大画家。他的以肖像画和宗教画为主的绘画作品曲折地反映了西班牙动荡的社会和没落的旧贵族的精神危机。其绘画中既有中世纪拜占庭艺术的神秘性,又有人文主义的倾向,可以看成是神秘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艺术。代表作有《阿尔加斯伯爵的葬礼》、《托莱多的风景》、《拉奥孔》。
3. 浮雕和壁画程式
【答案】浮雕和壁画程式是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遵守的共同的程式。内容包括:①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例面; ②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③根据人物尊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④填充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 ⑤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多为浅褐色和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为黑色。
4. 后印象主义
【答案】后印象主义又称后印象派,广义的指继承印象主义并加以变革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的指塞尚、高更、凡·高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主义的用色方法又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后印象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法国画坛的两大新思潮: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
5. 后现代主义
【答案】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5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中心出现了许多前卫的美术思潮,统称为“后现代艺术”,它包括:波普艺术、极少派艺术、地景艺术、表演艺术、偶发艺术、超级写实主义及新表现主义。在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打破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传统规范,对之进行全新的
艺术诊释和创造。但是在当代西方艺术界和评论界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具体内涵仍存在很大分歧。
6. 极少派美术
【答案】极少派美术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至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极少派的美学观念是:越是共性大的作品被观众认知和理解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个性和特殊性强的作品,只能被少数有修养的人认知和欣赏。
7. 华托
【答案】华托是18世纪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他创造了一种绘画新样式,即描绘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大自然中聚会、游玩、谈情说爱等享乐场面的雅宴画。他在这种极富想象力的景象中营造出梦境般的优雅气氛,但总是带有淡淡的哀愁。代表作《舟发西苔岛》《热尔桑画店》《小丑》。
8. 库尔贝
【答案】库尔贝是法国画家,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写实主义美术的代表。其画路极广、手法极为多样,绘画尽微致广,画品渊靓、精卓宏丽。库尔贝总是以俯视的高傲神态看待世界和人生,他十分关心社会,对被压迫者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他通过艺术,不加人工修饰再现周围的现实生活。代表作有《奥尔南的葬礼》、《画室》等。
9. 米勒
【答案】让·弗朗索瓦·米勒,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出身农民家庭,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才气。他的淳朴亲切的艺术语言,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在作品中,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触,用文字和人物形象宣扬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理念。米勒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十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他同他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作品有《簸谷者》、《扶锄者》、《拾穗者》等。
10.浮雕《垂死的母狮》
【答案】《垂死的母狮》是描写一头垂死的母狮的大理石亚述浮雕,现藏于英国伦敦小列颠博物馆。《垂死的母狮》中对狮子受伤后的咆哮和挣扎的刻画极为生动,狮子痛苦和狂怒的形象具有一种“悲剧性的崇高”。在业述的其它雕刻都显得十分僵硬的情况下,这一块浮雕的完美性就显得特别突出,作为一种宫殿装饰性浮雕,它已超越了装饰本身的含义,成为古代亚述美术中最值得珍视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二、简答题
11.试概述意大利学院派美术遵循的艺术法则和艺术特点。
【答案】欧洲的美术学院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当时最著名的学院之一是博洛尼亚学院。它大
约创建于1590年,创始人是著名的画家卡拉奇兄弟,其目的是继承前辈大师的艺术传统,培养新的艺术人才,并不受当时兴起的样式主义美术和卡拉瓦乔主义美术的干扰,将年轻艺术家引向所谓正路。
(1)艺术法则学院派强调绘画的最高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勒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
(2)艺术特色:①具有折中主义色彩,主张订出一些法则,使人们遵循; ②画家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 ③作品的题材狭窄,一般趋向于宗教或者是神话,而对世俗生活题材不感兴趣; ④技法上比较偏重于素描而轻视色彩。
12.简述17世纪佛兰德斯绘圈的代表人物以及艺术特色。
【答案】17世纪佛兰德斯绘圈既带有民主性倾向,又保留着明显的贵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鲁本斯和凡. 代克为代表。
(1)鲁本斯鲁本斯是最伟大的巴洛克画家,主要艺术特色:①作品具有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运动感,富于想象力和戏剧性。②人体造型丰满雄健,色彩鲜艳饱满,给人以富丽堂皇、欢腾鼓舞的艺术感受。③代表作有《抢劫吕西普斯的女儿》《玛丽·德·美第奇的生平》《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上十字架》等
(2)凡·代克凡·代克(1599-1647),佛兰德斯著名画家。主要艺术特色:①他擅长肖像画,形象朴实、自然,笔法严谨。②后期作品巴洛克风格明显,对英国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③主要作品有《保利纳·阿尔多诺像》、《圣奥古丁德心醉神迷》、《安娜·瓦克》、《查理一世行猎图》等。
13.简述古希腊神庙建筑主要的三种柱式,它们有哪些审美特点?
【答案】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同时形成了三种基本柱式:
(1)多利亚柱式:它没有柱基,柱子直接立在建筑物的台基上,枝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中间略为鼓出,好像人的肌肉在负重,有一种紧张的情况下稍稍突起的效果,显示出承受压力时的坚忍、挺拔、严峻的气氛。枝头简单,由方形柱冠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柱身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古罗马人认为多利亚式是对刚强的男性人体的模仿。
(2)伊奥尼亚柱式:精巧、纤细、柔美。它有柱基,柱身比较细长,上下变化不大,柱身凹槽也更细密、更深。柱头带涡形卷,檐壁有浮雕饰带,整个感觉匀称轻快。古罗马人认为伊奥尼亚式是对柔和的女性人体的模仿。
(3)科林斯式:它是以后的希腊人在上面两种柱式的基础上另外创造出一种柱式。科林斯式是从伊奥尼亚式演变过来的,只是柱头更为华丽,像一个花篮,这种样式主要流行于小亚细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