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7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青春之歌》

【答案】《青春之歌》是作家杨沫创作的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反映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全书以主人公林道静的遭遇为线索,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动荡时代为背景,以党领导的学生爱国运动为主线,描写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的觉醒和分化,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革命知识分子成长的历史道路,从而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主题:一切追求光明和进步的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同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勇敢地投入到时代的革命斗争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

2. 第一次文代会

【答案】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人会的简称。1949年7月于北平召开,毛泽东到会讲话,郭沫若做了报告总结。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章程; 成立了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全国文联,选举郭沫若为主席。大会把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做为新文艺的基本方针,号召文艺工作者,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第一次文代会”闭幕后,1950年3月出版了由大会宣传处汇编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

3. 《黄金时代》

【答案】《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之一,是一部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净无邪,不但不觉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对陈规陋习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战。

4. 《晚霞消失的时候》

【答案】《晚霞消失的时候》是礼平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十月》杂志1981年第1期。这部小说描写了南珊和李淮平两个青年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经历、思考和追求,反映了

不同阶层人们的社会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小说中以李淮平和南珊从红卫兵年代到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扭曲的精神恋爱为叙述主线,虽然他们仅见过四面,却代表了作者的人生历程。整部作品以其浓重的思辨色彩与对人生价值的探索性,在当时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

二、简答题

5. 简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

【答案】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它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的关系上。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潮流、小说样态和作家群体来看,中国当代文学中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寻根文学、西藏作家群与新笔记小说三者的创作。

(1)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寻根文学的影响

①对寻根文学的全方位影响

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寻根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不仅使中国作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自身的文化传统,并开始注重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向度、文化品位和精神意向;

b. 为中国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与写作技巧。

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下,中国文学开始山“写什么”转向“怎么写”。

②寻根文学的实践

寻根文学思潮的兴起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刺激有关。魔幻现实主义还对寻根作家的小说创作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些寻根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如《爸爸爸》《异乡异闻》《商州世事》等也都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印记。“寻根热”消退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寻根作家的作品中仍不时可以见到,如韩少功的《马桥词典》,贾平凹的《怀念狼》等小说都或多或少带有“魔幻”色彩。

(2)对西藏作家群的影响

魔幻现实主义进入中国后所开出的最艳丽的花朵,就是西藏魔幻小说。西藏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成就尤其是在魔幻小说的创作方面不容忽视。

①西藏作家群的创作概况

《西藏文学》在1985年第6期以“魔幻小说特辑”为名推出了一批魔幻小说,包括:扎西达娃的《西藏,隐秘岁月》、色波的《幻鸣》、刘伟的《没上油彩的画布》、金志国的《水绿色衣袖》、李启达的《巴戈的传说》。这是西藏作家在魔幻小说创作方面的第一次集体性实力展示。这些小说的问世,在文坛引起一阵骚动与喧哗,也震动了文坛,人们开始用“魔幻现实主义”来称呼它,甚至将其视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典型代表。

②西藏作家群创作的得失

由于西藏作家群中不乏借鉴的稚嫩与浮躁,有的作家在魔幻这条道路上并未行走太远。在这一群体的作家中,只有扎西达娃沿着这条道路成功地闯出了一片天地。在80年代末,扎西达娃又创作了由三个短篇小说构成的“虚幻一部曲”——《风马之耀》《世纪之邀》《悬崖之光》。这几个短篇除了情节的匪夷所思外,在魔幻形式的设计方面更是用心着力,甚至不惜牺牲作品的意

义,成为西藏魔幻小说创作中最有收获的一位作家。

(3)对新笔记小说的影响

①“魔幻”注入新质

新笔记小说是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促动之下问世的。新时期作家写作新笔记小说并不单单是受传统审美趣味的驱使,有的还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启发和影响。

汪曾祺之所以通过改写古人作品的方式来写作新笔记小说,就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启发有关。在改写的过程中,作者不仅保持了原作的魔幻特色,而且为古老的题材内容注入了新的生命。在新笔记小说中,也不乏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这在贾平凹的新笔记小说中表现尤其突出。

②从“魔幻”出发,指向现实

新笔记小说的作者们深谙魔幻现实主义用“魔幻”来反映现实的道理,他们所写的东西无论多么怪异,最终都指向现实。汪曾棋的《陆判》里的换头故事就并非是单纯的奇闻逸事,这个荒诞魔幻的故事对现实生活中那种喜新厌旧的心理现象显然是有所影射和讽刺的。

三、论述题

6. 你认为莫言最差的作品是哪一部或者哪一篇? 为什么?

【答案】我认为莫言最差的一部作品是《檀香刑》。理由如下:

(1)未能彰显人性的光辉

一切堪称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共同点就是彰显人性的尊严。人类的生活确实充满苦难和卑劣,但是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乃是因为他们对于人生的种种苦难和人性的种种弱点饱含悲悯之情。而只有饱含这种情感的作品,才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传诸百代一因为这里面有真正的人性的光辉。

《檀香刑》里最精彩的章节是对死刑的描写,这正是莫言写作最使人感到恐惧和不适的体现。莫言前后描述了七次行刑过程,分别使用“斩首”、“斩腰”、“凌迟”、“檀香刑”等刑罚。莫言在描写刑罚时丝毫不吝音篇幅,将血肉横飞的场面鲜血淋淋地渲染出来,令人惨不忍睹,形成对读者阅读心理和忍耐力的巨大挑战。正如傅正明的《檀香刑与文身刑》中所讲的那样,卡夫卡是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而莫言远远不是。不是因为文字技艺,而是因为精神内涵。

(2)回归民间未必要“大撤退”

莫言在《檀香刑》的后记中说道:“《檀香刑》是我的创作过程中的一次有意识地大撤退,可惜我撤退得不彻底。”和莫言以前的小说相比,《檀香刑》虽然借鉴了猫腔这个民间文学样式,但正是由于这点,使得它的语言张力远不如《丰乳肥臀》等小说。另外,在凤头部和豹尾部,作者是以叙事主人公说话的方式来写作,但其中却带有作者叙述的痕迹,有些话不太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别是赵小甲的话。回归民间是值得提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大撤退为代价。

(3)玩赏酷刑,而不关乎人物命运

《檀香刑》活龙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不过,可歌可泣的运动和惊心动魄的爱情已是很多作品中的“家常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