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初探
摘 要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教育,使语文教学止于呈现工具性的特征。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厌烦,语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审美乐趣。因此,笔者认为转变现行语文教学观念,实施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在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思考,查阅大量资料,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审美教育作出初步的探索,从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其特征、作用、任务、原则、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课题提出的背景。
第二部分:美育与中学教育,探讨了美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中学语文教育实施美育的可行性和必然性,以及语文审美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区别。
第三部分:探讨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六大特征,即过程性、全面性、形象性、情感性、趣味性、创造性。
第四部分: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即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第五部分:语文审美教育的任务,具体地说,就是教出语文特有的情感,教出语文特有的美感,教出语文应有的美感,丰富生存智慧,积淀文学素养。
第六部分: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和谐原则、愉悦原则、节奏原则、距离原则、机智原则。
第七部分:语文审美教育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入境、入情、怡情、品味和感象。
结束语:只要我们努力创设美的教学气氛,保持充沛的情感,充分利用一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语文审美教育,任务,作用,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