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离散趋势分析
【答案】与集中趋势分析相反,离散趋势分析是指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它与集中趋势一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和揭示了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共同反映出资料分布的全面特征。同时,它还对相应的集中趋势的代表性作出补充说明。常见的离散趋势统计量有全距、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等。其中,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分别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相对应,判定和说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代表性的大小。
2. 变量
【答案】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变量分为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问距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类型。根据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又可以把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中介变量。
3. 控制组
【答案】控制组又称对照组,它是各方面与实验组都相同,但在实验过程中并不给予其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控制组的作用是向我们显示,如果不接受实验刺激那样的处理,那么实验组将会发生什么。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观察接受实验刺激的实验组,同时他们也观察没有接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并通过比较对这两组对象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
4. 问题的可行性
【答案】问题的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问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问题,它所受到的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
5. 随机指派
【答案】随机指派是研究者用来解决实验中两组对象相同性问题的另一种办法。随机指派的逻辑和程序十分简单,即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来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有如下三种:
(1)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每一个具体的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去控制组;
(2)简单地按单双号来决定每一个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去控制组;
(3)按照排列的顺序或实际抽取实验对象时的先后顺序来决定。
6. 定类测量
【答案】定类测量又称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定类测量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
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与不等于(或者属于与不属于)。由于定类测量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因而必须注意所分的类别既要具有穷尽性,又要具有互斥性,即所分的类别既要相互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包罗无遗。
7. 准实验设计
【答案】准实验设计又称半实验设计,是指完整的标准实验中缺乏实验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条件”或“部分”的实验。
准实验设计的类型如下:
(1)具有不等同组的仅有后测的设计。这种设计有一个具有实验刺激和仅有后测的实验组,一个仅有后测的控制组,但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并不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即两组不等同; 同时对实验刺激也缺乏控制。
(2)有前测和后测的单组设计。这种设计仅有一个实验组,有前测和后测,也有实验刺激,但是无控制组。
(3)仅有后测的单组设计。这种设计比单组设计的组成部分更少,只有实验刺激和对实验组的后测。
8. 同组研究
【答案】同组研究又称为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它是指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主要用来探讨人们的行为、态度或意向的改变模式和变化过程,分析影响这种改变的各种因素。
同组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研究时,所用的都是同一个样本。
9. 同期群研究
【答案】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组研究,它是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比如,以1968年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为一特殊人群,分别研究他们在1978年、1988年和1998年的情况,
以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我国几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一个同期群研究。
10.纵向研究
【答案】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和同组研究。趋势研究指的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同期群研究又称做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组研究,它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又称为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它指的是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二、判断并改错
11.描述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答案】错误。
正确表述: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12.信度指的是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
【答案】错误
【解析】(1)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信度的基本类型:①再测信度; ②复本信度; ③折半信度。
(2)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效度的类型:①表面效度; ②准则效度; ③构造效度。
(3)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①一般来说,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 而具有很高信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也是高效度的测量; ②研究者在追求测量的信度时,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或降低测量的效度; 反之,当研究者努力提高测量中的效度时,其测量的信度则同样会受到影响。
13.“中层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所倡导的一种理论建构模式。
【答案】错误
【解析】“中层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所倡导的一种理论建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