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703法理学之经济法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题
1. 市场中介组织
【答案】市场中介组织,是指依法设立,在国家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以及市场主体相互之间从事经济运行的中间服务事业的自治性社会组织。其特征有:①依法设立; ②在经济运行中充当政府与市场普通主体之间的中间主体; ③所从事的事业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中间服务; ④属于社会自治性组织。
2. 资源补偿制度
【答案】资源补偿制度是指在资源利用活动中,因合法的资源利用而对他人相应的损失应给予的补偿。资源利用的补偿不同于民法中的违法或违约而造成的损害赔偿。
3. 外资并购
【答案】外资并购也称并购投资,是与新建投资相对应的一种投资方式,本质上是企业间的产权交易和控制权的转移。并购一般没有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与新建投资相比,外国企业可以更快地进入市场和占领市场。外资并购在我国很早就存在,主要是中方以资产作价同外方合资,实现存量资产利用外资。
4. 并表监管
【答案】并表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整个银行集团,包括其境内外所有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所有业务和风险,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并表监管在对跨国银行的监管中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实现跨国银行有效监管的基石,是跨国银行监管诸原则中最为核心的一项基础原则。
5. 经济管理主体
【答案】经济管理主体即经济法主体体系“三层框架”中的政府主体,是指具有经济职能的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具有经济职能的部门或机构。它在市场监管、宏观调控关系中具有监管、调控主体资格。具有经济性与管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个别性相结合的特征。
6.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答案】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利用其在市场中形成的支配地位对其他经营者利益造成损害,为自己获取竞争优势,损害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了生产和销售的扩大,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新技术的产生与推广,严重妨碍了社会发展。同时,市场支配
力的滥用还表现为优势地位企业不正当地确定、维持、变更商品价格的行为,同时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更加缺乏保证,这是对广大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二、简答题
7. 什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答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度,是指有权机关制定的,对各级政府具有指导意义的,反映社会经济动态发展的长期规划政策、规章或者法规性文件。主要包括: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指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五年内的规划目标及其实现措施的政策性规范,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阶段性依据。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规划制度,是指中央和各级地方对每一财政年度行政辖区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的规划和部署。
(3)国家专项规划及项目制度,是指由政府职能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单独或者联合作出,通过规划项目来实现的规划制度。
8. 简述预算管理职权的特征。
【答案】预算管理职权,即预算权,是指确定和支配国家预算的权利以及对于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监督权利的总称。预算管理职权具有以下特征:
(1)预算权发生于国家预算收支管理领域,体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是国家财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
(2)预算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列入部门的预算的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任何公民或非预算单位都不得享有预算权。
(3)预算权是一种经济权利,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行政权,它具有经济内容。
(4)预算权的确定具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性,不能由当事人约定。
(5)预算权和预算年度紧密联系,具有严格的周期性。如我国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算起至12月31日止。
(6)预算权体现的利益归于国家,归于全体人民。
9. 试述证券发行的概念和意义。
【答案】(1)证券发行的概念
证券发行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以募集资金为目的向投资者出售代表一定权利的有价证券的活动。证券法上的证券发行是指合格的证券发行人以筹集资金或调整股权结构为目的,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按同一条件以公开或非公开的方式向投资者销售证券的法律行为。
(2)证券发行的意义
①证券发行可以帮助企业筹措资金。证券发行能够帮助企业丰富融资渠道、增强融资信誉,为企业筹集到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资金,使企业稳步做大做强; 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信用状况,享受低成本的融资便利; 让企业拥有更丰富的融资、再融资渠道。
②证券发行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通过发行证券,可以规范企业运营、吸引优秀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规范治理结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运营效率; 利用股票期权等方式实现对员工和管理层的有效激励,有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③证券发行可以改善资本结构。通过发行证券,企业可以吸收更多更好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运营生产,使企业的发展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④证券发行可以提升企业价值,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通过发行证券,证明企业实力、提升企业形象:上市是对企业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的有力证明; 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介,可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
⑤证券发行可以实现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证券发行,发现股票价值、增加其流动性:借助市场化评价机制发现企业股票的真实价值:增加股票流动性,是兑现投资资本、实现股权回报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10.简述投资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案】投资法律关系的特征是:
(1)主体的广泛性和特定性。
投资宏观调控的范围是全社会的各种直接投资活动,投资活动中的政府、企业法人或公民个人均因其投资活动受到政府依法直接或间接调控,而成为投资法律关系主体,此即主体的广泛性; 从投资宏观调控的主体角度分析,该主体则是特定的,即是中央政府或由国家计划主管部门代行中央政府职能作为宏观调控主体。
(2)方法的综合性。
投资宏观调控兼有的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的二元体系特点决定了投资法律关系的内容呈现出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和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管理法律关系的双重性特点,这进而决定了有关投资法的调整方法的综合性。
(3)行为的规范性。
投资法律关系客体的基本内容是投资宏观调控行为及其相关的投资行为。
①各种投资行为的合理和规范是投资取得效益的关键;
②依法规范投资活动中的经济和行政调节手段,提高投资宏观调控的权威性和确保投资活动在科学合理基础上的效益性是一条重要的投资经济规律。
三、论述题
11.经济法的体系可以划分为经济组织法、经济管理法与经济活动法,请举例简述三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其划分的相对性。
【答案】(1)法和实际的法律制度是一个整体,任何法律部门的划分和一个法律部门的内部划分都是相对的,体现出“主、客观统一”的特征。例如,之所以将经济活动法划分为一类,是考虑和强调相应经济关系中的市场因素或平等关系,而从宏观调控管理和市场规制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