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套利(arbitrage )

【答案】从广义上来说,套利是指利用不同市场中某一方面(如汇率、利率、价格、风险水平等)的差异来获利的活动。其基本方式是在一个市场购进(或借入)某种资产(如货币、商品、证券等),同时在另一个市场卖出(或贷出)同种资产。具体来说,套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货币套利(currency arbitrage),又简称为套汇,指利用不同外汇市场中同一种或多种货币的汇率差异,在汇率低的市场买进,同时在汇率高的市场卖出,以套取投机利润的活动。根据我国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凡在我国境内的企业或个人采取各种方式,用人民币或物资非法换取外宾、侨民或其他个人和团体的外汇的行为,统称为套汇; ②利率套利(interest arbitrage),又简称为套利,指利用小同市场中利率的差异进行牟利的投机活动; ③商品套利(commodity arbitrage ),又简称为套购,指利用不同市场中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在价格低的市场买进,同时在价格高的市场卖出,以套取投机利润的活动; ④证券套利(arbitrage in securities), 指利用不同的市场中同种证券的价格差异,通过贱买贵卖的方式以获取投机利润的活动。目前,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交易信息的及时报道等原因,证券套利己基本不复存在; ⑤风险套利,又称之为收购套利。

从狭义上来讲,套利则特指货币套利和利率套利。

2. 市场均衡

【答案】市场均衡即市场总供求均衡。总供给(AS )是由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服务构成,大致可分为两种:消费品供应和生产品供应。总需求(AD )是由指向于市场的支出构成。也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消费支出; 二是投资支出。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一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

3. 公募发行

是向广泛的而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公募发行涉及到众多的投资者,其社会责任和影响很大,政府对证券的公募发行控制很严,要求发行人具备较高的条件。公募证券可以上市流通,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易被广大投资者接受。

【答案】

4. DD 模型

DD 模型是由Diamond 和Dybvig 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在1983年提出的。DD 模型包括【答案】

三个基本观点:一,银行开办活期存款可以通过在那些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消费的人们之间进行较好

的风险分担来改进竞争性的市场; 二,提供这种改进的活期存款合同有一个大家不希望的均衡(银行挤兑),处于这种均衡状态时,所有的存款人都很惊慌并且马上提款,包括那些本来是愿意把钱继续存在银行里的人; 三,银行挤兑引起实际经济问题,因为即使是健康的银行也会失败,这造成贷款被收同,生产投资被终止。为了制止或阻止银行挤兑,传统的工具有暂停存款变现和政府存款保险。

5. 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答案】多头金融监管体制是金融监管体制的一种类型,是根据从事金融业务的不同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不同,由不同的监管机构分别实施监管的体制。根据监管权限在中央和地方的不同划分,又可将其区分为分权多头式和集权多头式两种。

二、简答题

6. 简述货币供给的涵义。

【答案】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运行投入货币的过程。货币供给形成的货币量,称为“货币供应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给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取向和公众及商业银行的行为。货币供应量从银行系统来看是负债,从非银行经济主体来说是为资产,它要由银行通过各项资产业务向国民经济中投放。从一定意义上说,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是由银行系统资产业务的规模大小所决定的。

关于货币供给的定义,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1)货币供给中所指的货币,关系到货币供给的具体内容,但迄今为止,经济理论界对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人们对许多金融理论和实务问题都存在争议,如货币供给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货币供给的定义和包含的内容。

(2)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的货币存量,它不外乎是指被财政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家庭和个人所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和现金发行量。因此,影响和决定货币存量大小的是银行的信贷收支。银行是供给和改变货币供给存量大小的重要机构。

(3)货币需要量虽然也是一个有客观数量界限的存量,但毕竟是一个预测量。而货币供给却是实实在在地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具体地说,存款量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而现金发行量则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4)研究货币供给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实际提供的货币量能够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即预测的货币需要量)相吻合。所以,对货币供给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不是实际的货币供给量,而是合理的货币供给量,即指由银行通过各项资产业务实际投放的货币量与社会对货币的正常需求量相一致。

(5)因为中央银行能够按照自身的意图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的货币量进行扩张和收缩,

即货币供给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为政策所左右,所以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变量。然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又受制于客观经济过程,即除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左右外,还取决于经济社会中其他经济主体的货币收付行为。因此它同时又是一个内生变量,即不为政策因素所左右的非政策性变量。由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就变得十分困难。

7. 远期和期货合约的区别。

【答案】(1)远期合约指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确定时间,按确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的合约。期货合约是指协议双方同意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包括价格、交割地点、交割方式)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

(2)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的区别

①交易场所不同。期货须在指定的交易所公开交易,交易所提供基础设施、制定交易规则、发布交易信息、并对交易实施一线监管,使期货交易公开、高效、有序进行。远期为场外交易,没有集中交易地点,市场组织较为松散。

②合约标准化程度不同。金融期货合约是符合交易所规定的标准化合约,而远期合约对于交易商品的品质、数量、交割日期等均由交易双方自行决定,没有固定的规格和标准。

③价格决定方式不同。期货交易是通过公开竞价成交的,价格较为合理; 远期期货合约是交易双方协商定价的,价格的代表性、连续性、权威性较低。

④交易保证和结算方式不同。远期合约交易通常不缴纳保证金,合约到期后才结算差额。期货合约则不同,必须在交易前交纳合约金额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并山清算公司进行逐日结算,如有损失且账面保证金低于维持水平时,必须及时补足。因此,期货交易的违约风险远低于远期交易。

⑤履约方式不同。结束金融期货头寸的方法通常由对冲、采用现金或现货交割、实行期货转现货交易,绝大多数期货合约是通过对冲的方式平仓了结; 远期合约由于是非标准化的,转让相当困难,并要征得对方同意,因此绝大多数远期合约只能通过到期实物交割来履行。

⑥交易的参与者不同。远期合约的参与者大多是专业化生产商、贸易商和金融机构,而期货交易更具有大众意义,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较高。

8. 简述国际金融风险传递与扩散的机制。

【答案】(1)国际金融风险的形成和爆发往往是内外因素的合成,在当前金融全球化环境下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外部风险的输入,一国或一地区爆发金融风险,然后又通过相关途径再向国际金融市场和关联国家传输,存在一个“输出一输入”机制。研究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与扩散机制,透析金融风险的传导过程,对防范与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国际金融融风险传递与扩散途径有:汇率风险的传递、利率风险的传递、货物与服务贸易的传递和社会公众心理预期。

①汇率风险的传递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使用外汇时,因汇率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