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渤海大学旅游学院61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有些低年级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一看到有“X 比X 多”的条件就采用加法进行计算,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误。这是一种( )现象。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普遍迁移

D. 垂直迁移

【答案】B

2. 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华生

D. 布鲁纳

【答案】D

3. 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 )。

A. 纵向迁移

B. 横向迁移

C. 一般迁移

D. 普遍迁移

【考点】学习的迁移。

【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力一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凹透镜与凸透镜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因此,答案选B 。对于迁移的分类一定要弄清楚,理解透彻。

4. 品德形成的过程属于(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的学习

C. 行为规范的学习

D. 态度的学习

【答案】C

5.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属于( )。

A. 经典性条件反射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试误的结果

D. 潜伏学习

【答案】A

6. 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时,不能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即要遵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A. 伦理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A

7. 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 准备律

B. 刺激律

C. 失败—成功律

D. 成功—成功律

【答案】A

8.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

A. 有所不同

B. 相类似

C. 有一定联系

D. 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B

9. 概念是用( )来表示的。

A. 语言

B. 词和词组

C. 言语命题

D. 句子

【答案】B

10.既包含行为规范的认识问题,又包含执行及情感体验问题的学习是(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的学习

C. 行为规范的学习

D. 态度

【答案】C

二、辨析题

11.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答案】错误。

成败归因理论以维纳为代表,他认为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不同因素,会有不同的动机效果。如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以后还会进一步努力; 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下,以后就不会去尝试。

激发学生动机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我作努力不够的归因。在韦纳归因模式的四因素中,努力因素对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特别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因为努力因素不但可以变化,而且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在改变行为结果的诸多因素中,努力因素是个体最能把握的因素。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业的成败与他们的努力程度密切联系,并引导学生对学业的失败多作努力不够的归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当学生把学业失败归因为基础差、学习技能差时,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只要努力,以前的知识缺陷落差是可以补上来的,基本的学习技能也可以通过训练进行补救的。”当学习遇到挫折时,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努力不够的归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而是更加努力直至成功。教师在强化学生作努力归因的同时,还要强调努力带来的成功同时也是能力的体现。

但是只作努力归因是不够的,尤其当学生己经十分努力但无法成功时,努力归因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学生很可能把失败再次归因于能力缺乏而对自己产生更大的失望感。另外,过分强调持续的刻苦努力对于完成一项任务的重要性,也会使学生认为他难以达到目标,从而导致放弃努力。所以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努力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业成就”,并尽量指出解决方法。如引导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学习方法不当,则更可能提高学习。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