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赫连夏控制地区变迁研究

关键词:赫连夏;疆域;政区;变迁

  摘要


赫连夏,是铁弗匈奴赫连氏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的割据政权。该政权从公元407年建立到公元431年灭亡,存世时间不足二十五年。虽然这一政权存世时间比较短,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于赫连夏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赫连夏史实的叙述、政治制度,以及对统万城的研究这几个问题上,而专门从历史地理角度对赫连夏疆域伸缩的研究成果却很少。笔者利用相关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及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赫连夏控制地区的变迁进行系统探讨,以期从历史地理角度对赫连夏国的研究能够有所推进。

本文主要对赫连夏控制地区的变迁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探讨赫连夏疆域变迁的历史过程,赫连夏建立前铁弗匈奴的活动轨迹,从陉北一带迁居朔方地区。到赫连勃勃时期,从后秦手中重新据得朔方地区,然后进据岭北地区,逐渐取得关中地区的控制权。但由于黄河以东的北魏势力强大,对黄河以东地区未能实行有效的扩展。到赫连昌、赫连定时期,在北魏和吐谷浑的强大攻势下,赫连夏疆域不断缩小,直至灭亡。此章注重于对赫连夏疆域的变迁进行分阶段论述;其次,对赫连夏控制地域的政区进行考证,赫连夏实行州、城两级制的军镇制度和护军制度,包括九州和两个护军,即幽州、并州、雍州、朔州、凉州、豫州、北秦州、秦州、荆州等,以及吐京护军和长城护军。并对相关重要城址进行考证,即代来城、大城、统万城、契吴城、三交城、吴儿城、果园城(薄骨律城、白口骝城)、甘泉城、赫连城、饮汗城、黑城、太后城等12城,尤其对代来城的现今位置之学术争议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再次分析影响赫连夏疆域变迁的因素,从与毗邻政权间的实力对比、边疆政治军事势力的人心向背、地理因素对疆域扩大的制约及赫连夏执政者个人因素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全面系统地分析赫连夏疆域扩大或缩小的影响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最后从历史地理角度分析赫连夏政权带来的历史影响,包括赫连夏新筑城邑的历史作用、赫连夏对大河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影响,以及赫连夏对古代区域交通体系的深远影响等,对现今该区域经济社会进步具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